走失的記憶
文/ libera 自由
都說現在的年味淡了,確實如此,除了多幾天假外,已經與平時沒什么兩樣,對于在武漢土生土長的我,要說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過年期間街上、小區、人少車也少了,平時整個小區擠得人行道都沒有了,此時整個小區顯得寬敞安靜許多。就連外出走親訪友坐公交車,不僅不擠車內還空蕩蕩的。生活在光谷,一年中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時候坐公交車。
住過幾個小區,和身邊的朋友也在討論,我們這個城市武漢本地人越來越少,在一個新的小區能夠聽到純武漢話的口音,有時更像在異國他鄉聽到講同一母語的感覺,有時我們會問:除了老舊社區、單位宿舍統一還建的小區,本地人集中一點外,其他新建的商住樓,武漢人很少,本地人都去哪里了?!
有時自己都有種幻覺,我這是在自己的家鄉嗎?住了幾十年的地方,搬家后幾年再回去看看,竟然分不清東南西北。有次走在漢口六渡橋,都搞不清楚方向了,于是問一行人:六渡橋該往哪個方向走?行人詫異的打量了我一下,用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回復我道:聽你的口音,你是本地人,怎么連六渡橋都不認識,你現在站的地方就是六渡橋啊!
他詫異,我更吃驚,雖住武昌,漢口過來得少,但不至于一點印象也找不到了!曾經武昌江邊長大,武昌屬于工業區,漢口屬于商業區,買東西就坐六分錢的輪渡過江到江漢路或六渡橋來買東西,去得最多的是中心百貨和婦女用品商店,還有外文書店和工藝……
后來到處都是商業街,光谷更是人氣旺盛,且所有城市功能都齊全的地方,漢口一年難再去一次,所以,站在六渡橋尋找曾經熟悉的銅人像等標志性建筑,確實費勁很多。
許多時候,對于城市的陌生感,感覺自己已然一個地道的外地人,而一些外地人卻更像是本地的原居民和活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