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體系斜拉橋,在斜拉橋的跨度中排世界第五的青山長江大橋要來啦,它主橋長1638米,主跨938米,一步跨越長江的第十一座新橋梁開通在即,武漢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橋都!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位于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與陽邏長江大橋之間,連接該市青山區和黃陂區。大橋全長7548米,設計為雙向10車道、時速為100公里的高速公路,是城市四環線控制性工程之一。
在長江武漢段,大大小小有十多座橋,除了最早的武漢長江大橋,后來的二橋,白沙州大橋外,也許是因為自己不開車,也就根本不記路的緣故,其他幾座叫什么名字,坐落在哪里有點說不準。
這不一次騎行,讓一個非本地生長的,卻對本地有濃厚情節的“外鄉人” 給好好的掃盲了一下本地的河流及橋梁演變的歷史,他就是武漢世界語協會會長、武鋼退休高級工程師、熱心關注武漢橋梁建設的李家全先生。
認識李家全先生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那時他大學畢業分配到武鋼工作,一個重慶人就這么扎根于武漢,并喜歡上這個城市。說到對這個城市的認識,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老武漢有些自嘆不如。聽他講起與武漢的情結,不是濃重的四川口音,真以為他才是老武漢。
從地理的熟悉到描述武漢的風土人情,到隨口吟出與武漢相關的詩詞文章,再聽他講述長江武漢段的河流變遷,以及白沙洲、鸚鵡州、天興洲和武漢的“橋”史,這個一輩子搞基建的武鋼人,對武漢的那份情結著實讓我感到詫異和驚嘆。
在他看來,九省通衢的大武漢,是中國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和長江最大支流漢水穿城市而過,將武昌、漢陽、漢口依其濱江濱水之地利而形成三鎮鼎力的大格局城市。中國南北交通在此形成十字星大骨架,長江在這里將武漢獨特的地理優勢烘托出來……
當年他曾建議構想和提議的鸚鵡洲長江大橋是公路、鐵路、輕軌三用橋,而最后僅僅被搞成個單一公路橋,浪費了極好的自然資源,一直是他認為遺憾的事情。
而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的輝煌大家見到過,長江大橋的交通擁堵你也見到過??墒牵L江大橋的未來你也將見證。她已經進入老年期,即將退休,誰再來為她接班?武漢長江大橋的替代橋梁又在哪里?……侃侃而談的橋史,及對未來的憂心,表達了這個熱愛武漢的“外鄉人” 的拳拳之心!
因其強大的建橋和基建能力,長江武漢段各類橋梁矗立在江面上,極大的助力著武漢的經濟建設和緩解了交通壓力。繼武漢青山大橋后,還將有更多功能齊全的橋梁展現在我們面前,相信武漢長江大橋在徹底退休之前,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鐵路、公路等多種用途的現代化橋梁來取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