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今宵
春節還未落下帷幕,元宵節便伴著余下的熱鬧款款而來……
追溯元宵,正月是農歷中的元月,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而古人將夜稱為“宵”,自此,便有了元宵節。
踏入時間的漩渦,走進千百年前的元宵佳節,只見華燈初上,燈火通明,如千樹萬樹的繁花盛開,又如星星點點的煙火灑落,轉眼河中,滿是寄以希望的花燈,河水潺潺,花燈十里,綴點繁夜,風情萬般。唯有“東方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才得以描繪此景。橋上的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共慶元宵,待到熹光微露,鞭炮聲響徹古城,煙花四起,共享佳節繁華。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是一年浪漫與風情的起點。古代女子不可出閨房,而在上元節這天,她們才有了相識男子、結交良緣的機會。邂逅一令人心動的女子,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跟隨,燈會上人山人海,燈火閃耀,那人便消失于目光中,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驚喜地發現她原來就在那燈火零落之處。
再回想起前些年的元宵,七分歡喜,余下皆是回味。元宵的早晨,鍋中煮著滾燙的湯圓,撈起后直冒熱氣,然后家人團坐,享用元宵,燈火可親。最期待的還是晚上的元宵,不愿與大人們一起無目的地閑逛,便和三五個同齡的兄弟姐妹為一群,上街去看今天獨有的舞龍燈,在鬧市中嬉戲玩鬧,好不熱鬧。等到人們悉數散去夜深人靜時,就是采青的好時機,在鄉間的小道上一面注意著有沒有菜園子的主人,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掰下幾顆幾天前便心儀的菜,像得到了珍寶一樣欣喜地跑回家炫耀自己的戰果。
夜晚的街道重燃起新年的紅燈籠,樹上的彩燈仍舊五彩斑斕,燈火闌珊,萬家可親。而此時鄉村的上空不再是黑色,一個接一個的孔明燈飛上天穹,與皓月同肩,與星輝呼應,在黑夜中閃爍,讓夜晚不再黑暗,讓飄零的游子不再孤單,讓初春的寒氣帶有一絲溫暖。
想到這里,便愈發期待幾日后的元宵佳節。兒時喜愛過節,期待過節,如今大了些歲數,雖不似孩童那般盼望,卻也還是心懷一絲期待,想念近些年因疫情而未能欣賞的舞龍燈,想念因忙于學業而未能結伴采青的良多趣味,更想念兒時嬉戲那份純真與歡樂。
我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更愛元宵家人團坐,同慶佳節,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