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這次節目我們來說說四川的宜賓話。
2019年火爆全國的電影《哪吒》,不知道你刷了幾遍?電影里太乙真人地道的四川話配音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親切呢?一個迷一樣的事實是,四川人永遠念不好“哪吒”這個詞,不同地方的四川人有不同的發音,比如在宜賓,把“哪吒”叫作la2zua1,在四川有些地方還叫拉渣、羅渣、勒咂……
這個哪吒,和宜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宜賓南廣河上的龍脊石,相傳是哪吒鬧海打死的東海龍王三太子骨骸;哪吒托生的蓮花,來自宜賓七星山的天池;讓哪吒父子重歸于好的燃燈法師,如今宜賓白塔山仍留有他的修煉之所圓覺洞……
宜賓白塔山(圖片來自網絡)
話雖由哪吒說起,但我們今天的重點是,跟大家聊聊宜賓話。
宜賓話屬西南官話灌赤片岷江小片,屬于“南路話”,和瀘州話比較近似,保留了許多漢語古音。由于周邊山區有彝族、苗族等聚集地,宜賓當地也有極少數人使用彝語、苗語。
宜賓話主要是宜賓三江口附近一帶及云南昭通水富縣城區人使用的語言。宜賓境內北部與自貢交界的孔灘鎮一帶使用自貢話,南部筠連縣口音帶卷舌、入聲歸入去聲,和自貢話相似,東部與瀘州交界的江安縣則使用瀘州話。
宜賓話是南路話的一支,在發音上和四川其他地區的南路話大致相同,其特殊處是保留了古漢語聲調中的入聲,這在官話中并不多見。比如“吃飯”的“吃” “日本”的“日”、“得到”的“得”、“發現”的“發”等字的發音便是入聲,這些字音可以和四川話中沒有入聲的成渝片發音區明顯區分開來。
宜賓的“六”是入聲字,要說陸,跟我一起念:陸百陸十陸。和“六”一樣,宜賓人說“肉”這個字的時候發音也很特別,不讀肉rou4要讀成“ru5”。
同期:宜賓話里跟打架有關的詞組很多,比如“can3你娃兒一耳屎”,挖你龜兒一殼錘兒,抖你娃兒一窩心腳,掌你娃兒一皮駝,甩你娃兒一錠子。你不要小看“can3你娃兒”的“娃兒”這個詞,這其實是精華,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如果不加這個“你娃兒”,總覺得說起來不過癮,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情緒。當然,“can3你娃兒一耳屎”這個數量詞“一”,你愿意換成“兩”或者“幾”或者更多,也是可以的。
宜賓人說話很愛加補語,可能覺得一個詞只是簡單地說出來帶不出強烈而沸騰的感情,再加上宜賓話的尾音壓得比較重,一個平淡的詞語從一個宜賓人口中說出來的時候就變得有鹽有味了。一起來體會一下:
配音:
A:天勒,你幾爺子三還好耍喃!
B:是哦,好耍得(很)!
A:哎呀,等哈哈兒,我肚皮痛得很,我去屙pa2屎嘛!
B:你娃兒脹(慌登)了啊?!
A:嗨呀,討厭死了,喊你做滴點兒事情都不做,只曉得黑起個屁兒心心耍,懶得(燒蛇吃)!難求得理你。
你看,說別人懶就懶吧,還懶得燒蛇吃,把這個補語一加上,頓時能讓說話者的感情色彩加倍。
配音:
我兒編,將將聽到那邊架是驚叫喚,我跑過去一看,幾個穿得怪迷色樣的小伙子在欺負一個老者兒嚯,硬是撒格哦。
如果你是四川人,聽了這句宜賓話恐怕也不完全明白說的是什么。我就來一一給大家翻譯一下,剛才這句話是說“我說的是真的,剛才聽到那邊一直有很大的聲音,我過去一看,發現有幾個穿著奇怪的小伙子正在欺負一個老年人,真是丟臉。”這個“兒編”是指說的是大實話。“架是”表示一直的意思。“怪迷色樣”就是奇怪,“老者兒”就是老頭兒的意思,“撒格”表示丟臉,宜賓話還有“臊皮皮”也表示丟臉。
宜賓話“幫別人忙”要說“kai3wei3jiao3”,“說是非”要說“cang4zuan3kang1”,“另外”要說“外搭”,貶低別人要說“踏削”,“總是”要說成“橫huen2順sen4”。“灰吧攏聳”形容很臟,“這人沒記性”要說“東兒當兒”,沒出息要說“求不愣登”,“無十包斤”是說盡干沒意義的事情,個子矮要說“矮死打爬”。
在宜賓,不同的地方說話口音又有細微的差別。
興文話接近宜賓和瀘州,除建武區和仙峰區的周家鄉外,普遍有入聲調,而且把zh、ch、sh、r讀作平舌。興文的大壩區及仙峰的興堰鄉,把un和en歸入ong的現象慣常見,例如:昏頭昏腦要說hong1頭hong1腦,和敘永話較為接近;建武區及仙峰區的周家鄉為一類,分平翹舌,沒有入聲,入聲多歸入去聲,和珙縣上羅、洛表方音接近。
長寧話中,用an代替ang,“風光”聽著是fong1 kan1。桃坪、老翁、安南、中心等鄉一些村組的人,通常把ian讀成in,比如“鹽巴”要讀yin2(音同“銀”)巴,“錢幣”讀作qin2(音同“秦”)幣,“花邊”讀作花bin1(音同“繽”)。
屏山話分為屏新話、龍華話、大乘話、屏清話四類。屏新話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是,“盤子”的“盤”和“旁邊”的“旁”字都念作pan2,“食鹽”的“鹽”和“楊樹”的“楊”都念作yan2,“船”和“床”都念作cuan2。
高縣話有縣城音和羅場音之分。縣城音沒有翹舌音,羅場音則有翹舌。
筠連話和宜賓其他地區不同,屬西南官話灌赤片仁富小片,有翹舌聲母,古入聲字都歸入去聲。
您瞧,不僅四川各地的方言千差萬別,連宜賓一個縣都還有如此多的方言。如果外地人要來四川定居,想成為一個四川人的話,做好花上幾年時間學會學精四川話的心理準備吧。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