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從事園藝的朋友@境花源珊瑚在圈里推薦她家的植物。突然發現有假馬鞭的身影,什么?野生的假馬鞭居然也登堂入室了?
“用的人多了,它也就成了栽培植物了。”這是朋友給我的回答。好吧,野百合也有春天,一切都由市場說了算。這社會好多真假難辨的東西,植物圈內更是,說假馬鞭之前先給大家出道選擇題。下面幾組真假植物中,同科同屬的是( ),同科不同屬的是( ),不同科不同屬的是( )。F、黃皮與假黃皮。
答案請移步文后評論區,做對的舉爪。
我不太喜歡假馬鞭這個名字,連后綴的“草”居然都忽略掉了,很容易誤解為假的馬鞭,它的本意是假的馬鞭草,“假”在這里是“像”的意思,無疑起名時有馬鞭草在先。假如你覺得土的話,你可以跟著別人叫它玉龍鞭,夠高大上的,雖說它不配。假馬鞭,馬鞭草科、假馬鞭屬多年生粗壯草本或亞灌木植物。它的外號好多,羅列下:大種馬鞭草、大蘭草、倒扣藤、牛鞭草、獅鞭草、萬能草、玉郎鞭、鐵索草、倒困蛇。《臺灣植物志》稱為長穗木。假馬鞭的拉丁名是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它的屬名Stachytarpheta由stachys(穗)+tarphys(嚴密的)組成,指這個屬某些種的花密集,種加詞jamaicensis是“牙買加群島的”,那是西印度群島Jamaica,是模式種采集地。它原產中南美洲,在我國云南、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野生入侵,在東南亞等地廣泛分布。
你可以不認識馬鞭草,但是你不會不認識馬鞭草科,按原來的分類法,馬鞭草科的版圖很大,可最新的APG分類法,它屬下成員就像戰敗國的“割地賠款”,很多被轉賣出去了,比如原來它下面的大青屬,就賣給了唇形科,這不是生活難以為繼吧?無論世態如何變遷,馬鞭草的科長位置還是毫不動搖的。馬鞭草并不容易見到,第一次認識它還是在廣西藥用植物園,后來在鄉下雜草叢中再次遇到才覺得它其實分布也是挺廣的。而遇上假馬鞭卻是好幾年的事了,在還沒修飾過的香山驛站旁邊有塊荒地,那里因為有個××堂,陰森森的很,那里長了大片的假馬鞭,假馬鞭的花量其實并不大,也就幾朵紫色的小花點綴在馬鞭似的穗狀花序上,好像馬鞭上綁著幾個裝飾用的蝴蝶結??,非常的有趣。后來又去了幾次,盡管香山驛站經過了多次改造,原來的野生植物消失殆盡,可那片陰森森的荒地還在,假馬鞭還在,每次經過我也只是瞧上幾眼,穿行而去。不久前在東莞植物園的巖石園再遇上它,居然發現它也有婀娜多姿的身材,藍色的花朵開在長長的花序上,隨風搖曳,淡然雅致。在一片新優園林植物面前,它的顏值一點也不輸。我一直覺得那是它的種子不經意搭上某個順風車才來到這里吧,今天才想到,它居然登堂入室了,那還是人工種上去的。
假馬鞭為外來植物,原產地為中南美洲,現已在我國華南地區廣泛逸生,被當作入侵植物。據《中國外來植物》一書介紹,本植物為“無意引入”,“19世紀末出現在香港,20世紀初在香港島和九龍已歸化為路邊常見雜草?!痹谥袊姆植记闆r為“中國福建(南部)、臺灣、廣東、海南、香港、廣西、云南(南部)?!绷硗?,“東南亞廣泛分布?!?據《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介紹,假馬鞭于1900年間引入臺灣,中名“木馬鞭”,農學名“長穗木”。看不出它的入侵性,可它的確上了黑名單,在《生物入侵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圖譜》一書中就有它的名字。不是說入侵植物不能栽培么?可近年來,好多入侵植物被人工馴化后,成了園藝圈的寵兒,除了它,還比如馬纓丹,鬼針草等。也許只要理性對待,大自然總能送給大家意想不到的恩賜。
假馬鞭登堂入室當然是因為它的顏值,因為它葉色四季常綠,花期比較長,而且進入花期以后能開出大量的紫色小花,它適合叢植,成片開花時景色特別美。據說,它還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假馬鞭的生命力很強而且根系發達,它在生長過程中能讓根系四通八達,深深抓住到土壤的深處,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對維持生長地的生態平衡有極大好處。據說它還有凈化空氣的效果,這個我覺得是大部分植物的共性了。但是,它的藥用價值卻是獲得認可的。假馬鞭草含有多種天然藥用成分,全草都能入藥,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之效,可治尿路結石、尿路感染、風濕筋骨痛、喉炎、急性結膜炎、癰癤腫痛等癥(《海南植物志》)。獸藥治牛豬瘡癤腫毒、喘咳下?。ā对颇现参镏尽罚?。至于說它是女性朋友的福音,可以什么什么,我這里就不提了,大家可以去查專業的意見,聽醫生的。
假馬鞭屬于多年生草本,低矮、伸展,株高可達80-100厘米;莖基部稍木質化,莖、枝二歧狀分枝,幼枝或節被毛;葉對生,灰綠色或藍綠色,葉厚紙質,葉片常呈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它的穗狀花序頂生,花序軸圓形、粗壯、直立,長33-52厘米,直徑4-6毫米。果壓扁,藏于宿存膜質的花萼中。宿存花柱長約1.5毫米,成熟時2瓣裂。有趣的是,它自己會限制養分的供給,每串花穗只會同時開2~6朵小花,整個花序需要數周才會完全開完。它的花是從花序的下邊先開一朵或幾朵,謝后才輪到螺旋形地著生于上面的花蕾開放,也是每天只開一朵或數朵。而且它是很好的蜜源植物,開花時總能吸引許多蝴蝶前來采蜜。
馬鞭草(點擊閱讀),馬鞭草科、馬鞭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馬鞭草多數生長于原野,原產于歐洲,我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都有分布。也許你會發現它是貌不驚人的野草,可它卻大有作為。馬鞭草是個很神奇的植物,它隱含了太多宗教文化與藥用價值,它的拉丁名Verbena officinalis充分反映了它在傳統醫藥與宗教信仰中的地位。屬名Verbena意為祭祀所用的植物,具有超自然能力的植物;種加詞officinalis,意為草藥??梢姡帜卧跒轳R鞭草定名之時,也受到了馬鞭草超能力與藥用價值的感染。▼ 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莖四方形,小枝細長,鋪散,棱上及節上被硬毛。葉堅紙質,倒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下延,長2—6(8)厘米,寬1.5—4毫米,不規則羽狀分裂或具粗齒,通常被灰白色硬毛,背面脈上尤甚,側脈6—10對,干時背面帶白色,網脈略可見,生于下部的具短柄,上部的無柄。穗狀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的葉腋內,纖弱,常不分枝,結果時長達25厘米;花小無柄,最初較密集,果時疏離;苞片漸尖,比萼略短,被硬毛;萼長不及2毫米,被硬毛,具5脈,脈間白色膜質,頂端具5個極小齒;花冠藍紫色,長約4—8毫米,花冠管彎,長約5—6毫米,外面被微毛,裂片5,近相等,??;雄蕊4,內藏;子房無毛;花柱無毛,長約1毫米,柱頭短。果長圓形,長約2毫米;裂成4個 小核,長圓形,截面三角形,平坦,腹面被粉末狀鱗片。
拉丁學名 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L.) Vah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