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的是,我當時不屑一顧,如今我當成寶貝疙瘩!
我想,99%的中醫(yī),之所以干中醫(yī),都是心懷理想——“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吧?
可我是一個例外,不怕各位笑話,我最開始接觸中醫(yī),其實就是為了謀一個手藝,不至于被餓死,因為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干不了體力活。
跟著隔壁土郎中學了近8年之后,我考上了陜西中醫(yī)學院,在我去學校的時候,師娘把我叫過去,背著師傅,告訴我:湯藥健脾的都是庸醫(yī),并偷偷教了我一張脾胃虛弱的訣竅,但有個要求:
一定要保密,不能讓別人知道方子的組成。
其實,當時我是不屑一顧的,原因有2:
1、 中醫(yī)是講究一人一方的,哪會有啥通用之方?
2、 這種門戶之見,只會阻礙中醫(yī)的發(fā)展跟傳承。
但是如今,我卻把它當成了寶貝疙瘩,為什么呢?
但是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那里的人,都沒有“脾胃虛弱”的跡象:
1、 頭很沉重,蒙蒙的,像混沌狀態(tài),神情恍恍惚惚的;
2、 臉色萎黃,就是那種枯萎的沒有生氣的黯然無光的黃;
3、 口水多,晚上睡覺口水流得滿枕頭都是;
4、 口氣比較重,甚至有口臭;
5、 舌苔中部非常厚膩;
6、 要么瘦骨嶙峋要么肌肉松弛,甚至肌肉無力;
7、 沒有食欲,吃啥都不香,吃點就胃脹;
8、 沒怎么吃東西也會脹,而且容易在下午發(fā)作。
【《黃帝內經(jīng)》說,脾胃很重要】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能否吃得下飯,吃進去后能否消化,大便是否通暢,與脾胃有關。
人得胃氣則生,人失胃氣則亡——一個人如果沒有出入了,只進不出,或者進都進不了那么這個人,也就不久于人世了。
升降息則氣立孤?!笟鈶撓陆档姆炊仙?,脾氣應該上升的反而下降,那么身體整個氣機就會紊亂。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這里的正氣,重點指的就是脾胃之氣。
明末醫(y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就是說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營養(yǎng)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影響五臟。
脾胃不好,老中醫(yī)推薦——肚臍貼
肚臍也是神闕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經(jīng)穴,與經(jīng)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醫(yī)稱之為十二經(jīng)絡之根、呼吸之門:神闕穴居臍中央,是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任脈為經(jīng)之海,因此刺激此穴對五臟六腑具有調節(jié)作用)又因臍部的皮膚比較薄,就有較強的吸收和傳到能力。
用艾絨、桂圓、花椒、香葉、厚樸、香櫞等曬干,混合搗碎,制成丸子。晚上睡覺前敷在肚臍上,第二天取下來就可以。
首先,在這里面,艾絨、桂圓、花椒可以通經(jīng)活絡、溫經(jīng)止血、消除寒氣,專門針對脾胃寒的問題,將體內寒氣散出去,再給脾胃注入一股陽氣。補心脾、益氣血,脾胃虛就要先健脾,讓脾胃恢復他的運化之力。
其次,這種方法不會經(jīng)過脾胃,還有,關節(jié)疼痛的人都會貼膏藥對吧,這也就證明了皮膚的吸收藥效之強。不會有后顧之憂!人到中年,脾胃不好,濕氣重,睡眠質量差都推薦試一試,養(yǎng)生之道,貴在堅持!
現(xiàn)在,工業(yè)化的今天,這個方子已經(jīng)規(guī)?;a,如果有人嫌自配麻煩,或者不會配比,也可以選擇成品——廣藥白云山肚臍貼!大品牌老字號,值得信賴,現(xiàn)在還有活動,買2送1 買3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