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于2022年8月17日發布《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一文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即將取消函授、脫產等名稱,統一辦學形式為非脫產。
很多人不明白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其實很簡單,無論函授、脫產、非脫產都是一種辦學形式,簡單說就是學生上課的方式。
以“脫產”為例,脫產就是脫離生產,放在學歷教育中就是說脫離從事的工作、所在的崗位,全天候集中上課學習。
全日制教育就是脫產的具體表現,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全日在學校學習、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
而函授,指的是從事工作的同時,自己課余時間學習,然后在寒暑假、假期時前往各個地區的函授站進行線下當面授課和考試。
嚴格算來,函授即“非脫產”。
本質上都是不用集中學習,只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考前輔導和考試的學習方式。
既然函授就是非脫產,那么為什么國家還說取消函授呢?
其實,取消函授、脫產,統一為非脫產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正在行動。
正在為成人教育、非全日制教育正名而行動,是有意改變成人教育、非全日制教育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表現。
成人教育、非全日制教育直到如今在社會上依然認可度極低,不少事業單位招聘時單獨指出'不招聘非全日制畢業生’、一些地區規定非全日制畢業生不在人才政策之列,很多地區對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安家補貼也將非全日制擠出門外。
這種種事例,讓無數試圖通過繼續教育改變人生的考生灰心喪氣。
哪怕國家已經不止一次,屢屢提出要對成人教育、非全日制一視同仁,可到社會單位上執行時,依然不為所動。
于本人來說,這并不是不能理解。
因為繼續教育這個領域太亂了,尤其在早年,花錢買證、找人代考、一證通關等等注水事件層出不窮,有些機構更是明言,“交了錢不需要上課”,“考試我們給你答案”。
魚龍混雜,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了人們對繼續教育的固有印象。
而取消函授、取消脫產,就是國家正在整理繼續教育領域亂象的體現,而且,其實國家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動手了。
先不說成人高考,如今許多地區自學考試的試卷,就連很多二本院校的畢業生來做也可能會不及格。
那么,對于這部分能獨立學習、用業余時間學習而通過了考試的考生,他們沒有和全日制學生平起平坐的資格嗎?
本人認為是有的。
而本次教育部推進繼續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在教師資源、上課學時、考試內容、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做出了統一且明確的規定。
這正是對成人高考整改的一次明確信號。
“勝人者有力,自勝自強。”
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點才是真正強大。
從這次的改革意見可以看出,國家也十分清楚,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關鍵在于教學質量、學習質量、學生質量。
只要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入學難度、教學質量、畢業考核上于普通高等教育一樣高,標準一致、質量相當,長此以往,那么社會對繼續教育學歷的固有印象也終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