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50年,摩西用石板刻下構(gòu)成猶太教基本體系的十誡和律法。
猶太人是以色列人的別稱。而猶大,到漢語里就成了猶太,猶大人就是猶太人,猶太人信仰的宗教,就叫猶太教。猶太人將神、亞伯拉罕、摩西等神人的事跡和戒律記載、編寫下來,制成一本書《塔納赫》。
耶穌的信徒將他的事跡和言行整合起來,制成《新約》。而猶太教中的《塔納赫》一書,則被耶穌的信徒稱之為《舊約》,意思是神與子民舊的約定。《舊約》加《新約》,合成《圣經(jīng)》。因?yàn)橐d自稱為彌賽亞(就是救世主),而基督又是救世主的音譯詞,所以信仰耶穌的教就叫基督教。
公元610年,一個(gè)名叫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在《圣經(jīng)》中獲得啟示,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好多年后,他的信徒(穆斯林)將穆罕默德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xù)宣讀的“啟示”制成一本書《古蘭經(jīng)》。在伊斯蘭教中,穆斯林同樣會講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的事跡和言行。然而,《舊約》(《塔納赫》)中,他們只認(rèn)同摩西那部分。也認(rèn)同耶穌在迦南傳教的事情,但是不認(rèn)可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在穆斯林眼中,摩西和耶穌只是先知,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穆罕默德,則是最后的先知。此外,他們認(rèn)為《舊約》的其他部分和《新約》被篡改過的,拒絕承認(rèn)。
綜上所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本是一體,三教同源。基督教從猶太教中發(fā)展而來,伊斯蘭教從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發(fā)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