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將世界首顆量子衛(wèi)星起名“墨子”,首先墨子在戰(zhàn)國時期就創(chuàng)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并且在當時就用小孔成像實驗,證明了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墨子作為一個開拓者,也很想今日的航天人、科技工作者。其次就是墨家思想。
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農民出身,人稱“布衣之士”,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周游列國訪問名師學習各家經典,然后創(chuàng)立墨家學派。成為先秦時期與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在當時有“非儒即墨”之稱。就像中國的航天工業(yè)一樣,從一窮二白到現在自成一體,屹立于世界。
墨子提出十大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jié)用”、“節(jié)葬”。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jié)用”“節(jié)葬”;等等。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 治者發(fā)動 戰(zhàn)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 ”來充當; 而人民與天子國君,則都要服從天志 ,發(fā)揚兼愛,實行義政,否則,就是非法的,這就是“ 一同天下之義”。
在墨家整個思想體系中,軍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zhàn);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zhàn)。即“非攻”和“以戰(zhàn)止戰(zhàn)”,不發(fā)動掠奪以強欺弱的不義之戰(zhàn),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zhàn)。
墨子認為在平時,應該積極準備,強大自己,做到有備無患。在強大的時候,不應該以強凌弱,以富侮貧、以貴傲賤,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
以“墨子”命名量子衛(wèi)星,也是告訴世界中國愛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