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山東省自學考試辦公室的委托及山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安排,我院對自學考試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工作要求如下:
一、論文寫作基本要求
(一)畢業論文一律用中文完成,字數一般在5000-8000字左右。
(二)畢業論文主要由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及致謝組成。
1、標題。應當能夠反映論文的內容,或是反映論題的范圍,盡量做到簡短、直接、貼切、精煉、新穎,一般不超過20字。
2、摘要。要求用最簡潔的語言說明論文的主要內容及要點,主要包括寫作目的、研究方法、結論及意義等,并注意突出論文中的新觀點、見解或創造性的成果。字數一般在300字左右,并在摘要后列出3-5個關鍵詞;
3、論文正文。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由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組成。要求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專業知識去解釋、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有價值的理論問題,可以是有一定理論深度的工作研究、調查報告性論文,也可以是純理論研究性論文,畢業論文(設計)不允許寫成工作總結;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結構合理,段落層次清晰,有內在邏輯性,論點正確,論據充分;行文力求簡潔明了,應避免過分的夸張和修飾、文學性語言和過于直白的市井語言;
4、注釋。對論文中需要解釋的詞句加以說明,或是對論文中引用的詞句、觀點注明來源出處。注釋一律采用引文當頁腳注的方式。
5、參考資料。對所引用的他人觀點、參考資料等須按論文中引用的順序列出。
6、注釋和參考文獻的標注格式為:
(1) 圖書:按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版次、頁碼的順序標注。
(2) 期刊:按作者、篇名、期刊名稱、年份(期號)、頁碼的順序標注。
(3) 報紙:按作者、篇名、報紙名稱、年份日期、版次的順序標注。
(4) 網頁:按作者、篇名、網頁、年份日期的順序標注。
7、致謝(謝辭)。
具體論文撰寫格式要求請參看附件的畢業論文模板。
二、論文寫作程序
(一)論文題目。考生可結合自己興趣及專業特長,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論文題目,也可以自己確定論文題目然后征得指導老師的同意;
(二)形成論文提綱。根據所選論文題目,寫出論文提綱(論點、論據、論證及結論);
(三)查閱、收集資料。根據論文提綱進行資料的查閱、收集,為論文提綱的每一部分準備有關內容;論文所需數據、參考書等文獻資料一律自行準備,論文中引用部分須注明出來;
(四)加工整理資料。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保留有用的部分;
(五)形成論文。將有關資料深刻領會、融會貫通,形成有內在邏輯性的自己的東西,得出自己的結論,完成論文。論文內容應做到主題明確,邏輯清晰,結構嚴謹,敘述流暢,理論聯系實際。
三、論文指導
(一)考生可以根據指導教師的要求將論文初稿及查重報告以信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寄交指導老師,請自留底稿。
[郵寄地址:濟南市洪家樓5號山東大學法學院,指導教師姓名,郵編250100]
(二)指導方式:
考生根據我院提供的導師聯系方式與導師取得聯系,將論文初稿并附一份查重報告,發給導師審閱。指導教師收到論文初稿并閱覽后,把修改意見通知考生,考生根據修改意見對論文初稿進行修改,如果有疑問請與指導教師聯系。
考生應及時、主動地與指導教師聯系,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撰寫畢業論文;定期向指導教師匯報論文工作進度,虛心接受教師的意見和指導。
四、論文查重
依據省自考辦畢業論文考核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懲治學術不端行為;要求答辯考生依據所學專業知識,獨立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工作。對抄襲、剽竊、篡改、偽造他人學術成果行為,堅決予以杜絕;
要求參加畢業論文答辯考生,提交初稿時以及最終定稿時必須同時提交論文查重報告,查重率不得超過30%;抄襲或網上下載他人論文者或論文查重報告弄虛作假者,一律不允許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答辯考生需提交由本人簽名的論文承諾書;論文承諾書請填寫詳細工作單位或所在院校、身份證、電話等信息。
論文查重報告、論文誠信承諾書,附在畢業論文后面與畢業論文一起打印裝訂。
后期學校會對論文進行重復率抽測,如發現造假,一律取消答辯成績。
五、定稿與交稿
(一)定稿 考生按照指導教師的意見將論文初稿修改完成后,經指導教師審閱同意,即可定稿。
畢業論文定稿統一用A4紙張打印,論文正文一般用小四號宋體打印,“論文題目”用三號宋體打印、“摘要”用四號黑體打印。詳見畢業論文模板。
(二)交稿 論文定稿打印(一式一份),附論文封面,頂部裝訂成冊,后附最終版查重報告。于答辯當日交到指定的教室(教室安排屆時請查看山大法學院網站-教學實習-繼續教育通知),我們將根據交稿的先后順序安排答辯。嚴禁將定稿直接寄給山東大學法學院或指導教師,以免論文遺失。
論文封面見附件,可直接打印,不得改動樣式(為避免不同系統版本顯示差別問題,也可在山東大學法學院網站下載PDF版參照填寫)。論文封面請填寫:市地(市地代碼附后)、姓名、聯系電話、專業、準考證號、論文題目、指導教師。
附:市地代碼
請依準考證前兩位為對應的市地代碼填寫:
序號 |
代碼 |
市地名稱 |
1 |
01 |
濟南 |
2 |
02 |
青島 |
3 |
03 |
淄博 |
4 |
04 |
棗莊 |
5 |
05 |
東營 |
6 |
06 |
煙臺 |
7 |
07 |
濰坊 |
8 |
08 |
濟寧 |
9 |
09 |
泰安 |
10 |
10 |
威海 |
11 |
11 |
日照 |
12 |
13 |
臨沂 |
13 |
14 |
德州 |
14 |
15 |
聊城 |
15 |
16 |
濱州 |
16 |
17 |
菏澤 |
17 |
30 |
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