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聞名,都有自己的創世神話,西方有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從而有了善惡是非觀,被逐出伊甸園,成為了人類的先祖。
在我們中國,也有古老的神話,從盤古開天辟地,混沌初開;到女媧捏土造人,人類誕生;再到黃帝大戰蚩尤,統一華夏民族。
自此,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子民,就自稱“炎黃子孫”,并以伏羲、女媧二位創造人類的神為始祖,用神話傳說的方式,輕松愉快地解決了人類起源與繁衍的問題。
01
▲
女媧和伏羲
女媧創造人類的傳說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還順便補了個天。
為什么造人的是女媧呢?因為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以婦女為氏族中的核心,地位高于男性。這樣一來,自然女性的地位就會被神話。既然要神話,那就要制造輿論,使用一些手段。
最方便的造神手段是什么呢,那當然是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于是,女媧成為了被祭祀的神,也成為了古代部落的符號。
伏羲被認為是男性始祖,傳說中,伏羲和女媧既是兄妹,又是夫妻,這是一個容易被杠的點,說法是自唐朝李冗的《獨異志》中而來,里面有伏羲女媧從兄妹變成夫妻的故事,說法出現年代很晚了,在早期的記載中,女媧和伏羲是實打實的夫妻,沒有奇怪的倫理關系。
02
▲
伏羲和女媧的形態
我們知道了女媧和伏羲是人類的始祖,但是關于這兩位大神長什么樣,是有很大爭議的,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一樣的版本。
通常流行的說法是,這兩位大神是“人首蛇身”,但實際上,光是在漢畫中,女媧和伏羲就有各種形態,基本上都是“人首龍身”的形象,在四川新津出圖的三國時期石棺畫像中,女媧伏羲又是完全的人形。
《列子》中對女媧的描述更夸張:
“女媧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生而有大圣之德。”
而在唐朝司馬貞所著的《補史記三皇本紀》中又說:
“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
可見,在不同時期,女媧和伏羲的樣貌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不斷變化、融合的。
在出土的文物中,不但兩位大神的形態有著很復雜的演變過程,他們兩位的呈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有時候單體出現,有時候交纏在一起出現,而且手上拿的物件也不盡相同,但都是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東西。
比如說手上拿著太陽和月亮,那肯定就是創造天地和掌管陰陽的含義;如果兩位交纏的形式出現,那肯定就是代表著繁衍和生殖;還有兩位都拿著樂器,這是人們把發明樂器的功勞歸于神的意思,傳說中簫就是伏羲發明的,笙、璜的發明者則是女媧。
這也是文化發展變化和人類對神崇拜的一種體現。
03
▲
龍圖騰
龍圖騰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黃帝統一中原以前,以“熊”為圖騰,后來打敗蚩尤,就把“熊”和“蛇”搞在一起,成為了“龍”圖騰。
還有說法是,龍圖騰的由來是由多個部落圖騰組合而來的,在炎黃二帝聯合后,各部落紛紛加入,但是不同的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比如“馬圖騰”、“鹿圖騰”、“魚圖騰”、“羊圖騰”等等。
于是,大家就給取蛇的形體,加上了馬頭、鹿角、魚鱗、山羊胡等元素,組成了“龍圖騰”。
這一說法出自聞一多先生的《伏羲考》,目前還是有較大爭議。
總之,“龍圖騰”的形成,被認為是民族團結統一的過程,從炎黃時期開始,到堯帝時期完成,確立了龍的形象。
以上只是各種龍圖騰說法其中兩種,其實還有更多說法,比如炎帝的母親:
“有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
黃帝的樣貌在《易傳》中是這樣的:
“龍顏,有圣德”。
按照這種說法,就跟之前的融合說相悖了。本文不作考證,大家愿意接受那種說法自己選,不要抬杠,因為你杠我也不會理你,十分浪費表情。
04
▲
龍的影響
自龍圖騰形成以后,龍的影響日益增大,被神話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不僅大小部落紛紛舉起龍的大旗,就連民間,龍也成為了信仰,到后來龍又成了帝王的象征,叫做“真龍天子”。
比如漢高祖劉邦,他的出生就跟傳說中的那些神人一樣——
那天,劉邦的母親在水壩上閉目養神,在夢中遇到了一條龍,發出了奇怪的聲音,突然天上雷電交加,甚是嚇人,劉邦的父親趕忙跑到水壩上去接媳婦兒,哪知道一條龍與劉母緊緊相融,劉父一看就留下了綠色的眼淚。
隨后,劉母懷孕,生兒劉邦。
這很明顯是瞎比胡說,但是劉邦同學引以為傲,他是默認這種說法的。
當然,動物(神獸)與人發生關系(不只是性關系)而生人,這種說法也有很多,比如殷商以玄鳥為圖騰,就是因為始祖商契的母親在郊外吞了玄鳥蛋,而生商契。
玄鳥就是燕子。
還有就是《易經》,作為六經之首,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但是整部易經中,隨處可見“龍”的身影。
《易經》講陰陽,中國人萬事萬物都歸于陰陽,易經講龍,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不是細思極恐?
05
▲
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
前面我們提到了民族的融合,不管怎么說,經過漫長的歲月,伏羲和女媧作為華夏始祖的說法是被各族人民接受的。
后來根據眾多史學家和學者的考證,又證明了伏羲、女媧、黃帝、炎帝之間都有血緣關系,比如清代馬骕所撰《繹史》中說:
“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
近代學者聞一多先生,根據中國神話傳說,加以創造性的分析,并學習了國外神話理論,獨創了中國神話研究和論證的方法,著書《伏羲考》,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涂山氏就是女媧,而涂山氏又是夏禹妻子的氏族。而《史記》中又有記載說夏禹的遠祖是黃帝。
這樣看來,不論伏羲、女媧,還是黃帝、炎帝,乃至后面的堯、舜、禹,他們都是龍的子孫,黃帝戰勝蚩尤,團結了華夏民族,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其實就是龍的子孫。
從遠古傳說,到夏商周、到秦漢明清、到現代,中國人都崇拜龍,這不是盲目崇拜,而是文化了歷史的傳承,我們為什么以此為傲呢?
試問,這個地球上,從有人類開始到現在,歷經朝代更替,戰亂天災,除了華夏民族,還有哪個民族能做到文化傳承數千年?
喜歡記得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