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GDP超萬億元”無疑是連日來的一大熱詞。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濟南逆勢而上書寫出了一份箭頭向上的經濟發展成績單,提振著各界對這座城市未來發展實現新跨越的信心,更令人對這座城市進一步走好今后的崛起之路倍感期待。
崛起正當時,新篇已起筆。到2025年,“五個濟南”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實現新跨越;到2035年,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謀篇今后五年以及更長一段時期的發展,濟南雄心已顯、路線已明、征程已啟。站上“萬億”新高度的濟南應如何進一步走好大城崛起之路?全力做好“黃河文章”、奮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聚力創新驅動、布局“未來產業”……
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說起濟南GDP超萬億元的意義,山東大學教授王忠武的第一反應就是:“GDP超萬億,可以讓濟南更有底氣、更有實力去走好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之路。”在他看來,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是實現大城崛起的重要標志,更是濟南加快跨越發展、更好地帶動區域發展的應有之舉。更何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濟南也具有眾多優勢。例如,濟南北連京津冀、南臨長三角城市群,向西則毗鄰中原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賦予了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除此之外,濟南還地處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的鏈接區域,在區域協同發展進程中,有著眾多城市難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優勢明顯、機遇當前、意義重大,正是濟南加快崛起的重要一步。”王忠武說,無論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還是建設強省會,都需要抓住國家戰略的機遇、在國家戰略中充分借力借勢,乘勢而上實現發展提速,因此,想要走好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之路,濟南需全力做好“黃河文章”,加快塑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標桿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打造改革先行區、自主創新區、開放示范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全力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加快建設綠色生態走廊;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濟南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圍繞如何做好“黃河文章”著墨頗多。“相信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地、推進以及各項目標的實現,濟南‘擁河發展’將打開一個新的局面。”王忠武說。
關鍵在于人才
無論是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做好“黃河文章”,還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創新驅動”都是觀察者們在建言濟南發展時普遍提及的一個熱詞。的確,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謀篇未來發展,濟南需要也應當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持續創新、加快創新,進一步為高質量發展塑造強大的動能,用創新為發展按下“快進鍵”。下一步,濟南也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怎么進一步加快創新、更好地以創新驅動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王忠武說,人才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資源,近年來,濟南持續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各界人才在濟南加快集聚,人才的集聚也為濟南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在濟南入列“萬億俱樂部”之后,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強,應抓住機遇進一步做好人才集聚工作,加快建設人才強市,打造人才特區,讓更多人才為濟南發展塑造更大的“創新動能”。
加大量子、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人才支持力度,精準引聚各類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拓展引才渠道,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快建設人才特區,積極構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創業創新服務體系,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城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下一步,應多措并舉加快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建設一個讓人才易成長、有作為、好創業、能興業的‘人才友好型城市’,讓各界人才在濟南創新發展的進程中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提供更大的能量,使人才成為城市加快發展的重要‘引擎’。”王忠武說。
為發展蓄后勁、塑優勢
山東大學教授、黃河國家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余東華同樣期待著一個新濟南的快速崛起。在他看來,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只要充分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濟南發展必將迅速掀開嶄新的一頁、取得更大的成績。而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著眼未來,超前做好“未來產業”的布局和培育是重要一步。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積極培育高端前沿產業……進一步以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濟南動作頗多。“當前,眾多發展迅速的城市普遍有個相同的特質,就是都在布局‘未來產業’方面行動很快。”余東華說,下一步,濟南應充分搶抓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著眼未來5年甚至15年的發展,超前布局、培育一批“未來產業”,為將來進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積蓄后勁、塑成優勢。
不久前,上海市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提出要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上海“十四五”時期發展主攻方向之一,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余東華表示,做好數字化轉型工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下一步,濟南應抓住機遇充分做好城市、產業數字化的文章,為發展塑造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