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今天來說說多狗家庭如何進行狗狗管理的問題。
不得不承認,養狗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但也是綜合實力的考驗,除經濟條件外,還關系到帶隊伍能力!
狗是群居動物,這一點是刻在基因里的。
在很久以前,狗的祖先作為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地生活,依靠整個家族的能力來共同完成狩獵和群體防御。
在它們的團隊中,彼此相處融洽對于群體的生存至關重要。“內斗”不會輕易出現,因為在那時若是被同類咬了,即使是輕微的傷口也極有可能會感染,從而導致殘疾或者死亡。
所以出于生存原因,狗開發了一種高度儀式化的語言,使它們能夠在不流血的情況下維持群體秩序。比如說瞇眼、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等(此處可以參考我們過往的文章:狗狗的安定訊號)等有意義的動作,以及輕輕咬等牙齒接觸(就是狗狗的牙齒會碰到你,但是它不使勁,你不會破皮),這些都助于群體的和諧生活。但為啥現實生活中,家里的幾只狗會互相干擾對方生活,甚至直接上嘴撕咬呢?因為你沒有管理好它們。如果你是多狗家庭的一家之主,你自己的個性、行為、對狗狗成員的管理和訓練,以及對狗狗品種的選擇,共同決定了你能否成就一個和平小世界。那么究竟該如何管理呢?你需要記住一個基本原則+三個黃金守則。成功的多狗家庭的基本原則很簡單:家里的狗越多,人類必須越“負責”。此處的人類指的是“家庭所有成員”,要不然你定下的規矩,可能會被家中其他成員打破。所以你必須讓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參與多只狗的管理。負責是指你必須了解每只狗的大概動態,因為每只狗的行為都會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比如說家里新來一只小狗,那么這時候你就應該關注家里每只狗的情況,看它們對于小狗是否有敵意,是否產生攻擊行為。尤其是當狗狗們開始相互了解時,你必須把新到家的狗狗與你家其他狗子分隔開。如果家里有很多只狗,你卻不能時刻陪伴觀察它們的話,可以借助攝像頭等工具來輔助你。狗狗的爭斗行為是由壓力引起的,從呲牙低吼警告,升級為肢體沖突,都是因為狗子的忍耐力hold不住山大的壓力。狗的忍耐力由環境因素(主人影響、訓練和社交努力)決定,也由遺傳決定。很多人覺得,一只小狗狗能有什么壓力?每天好吃好喝,平時有小伙伴陪伴,周末能和鏟屎的出去撒歡,這日子不香嗎?它們的壓力其實挺大的,有同伴給的,也有主人造成的。爭斗觸發因素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因素就是“零食”和“玩具。磨牙棒、玩具、食物的存在,甚至來自你或家人的關注,都會提高一些狗的興奮度并引發沖突。比如干飯的時候,薩摩耶糖糖吃的慢,哈士奇豆豆狼吞虎咽吃完自己的,就去搶糖糖的,另一只叫奶酪的,總想叼著飯盆去角落吃,每次都把糧食掉一地。出去玩的時候。三只狗擠在門口,蹦跶著都想第一個沖出屋子,誰看誰都不順眼。休息的時候,糖糖和奶酪為了沙發上的最佳位置要吵半天,有幾次差點打起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狗狗之間并不總是和睦相處的,如果主人放任不管,覺得應該讓“狗狗們自己去解決”,或者偏愛一只狗,支持它成為“等級更高的阿爾法狗”,處處優先給它資源和關注,這種辦法行不通。作為以德服狗的主人,你該決定什么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讓哪只狗享有特權。最好通過冷靜的管理和積極的訓練來恢復秩序,而不是大喊大叫和懲罰。比如狗狗們為了干飯打架,就讓每只狗有一定的進食空間,把飯碗放在房間的不同角落。接下來訓練它們的自控能力,狗狗能做到聽口令開吃,就不需要在物理上限制太多。出門的時候,訓練“等待”是非常有用的,讓它們在門口冷靜的呆上一會兒,減少因過度興奮造成的沖突。和狗狗玩拔河游戲,或者狗狗之間玩的時候,也可能因為興奮過度而導致沖突,也就是玩“急眼”了。解決方法就是如果你看到狗狗在玩的時候有明顯的情緒升級,開始興奮了,尤其是它們不再聽你口令的情況下,你可以介入并分開它們,等到它們冷靜下來再讓它們靠在一起。有一個小訣竅,你的行為都是讓狗狗在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不要需要依靠打罵等暴力行為來成為家里的領導者,也不是要求狗狗進行一個簡單的服從動作,而是做一個”給狗狗午餐“的人。讓狗狗意識到你的重要性,只有確立了你在狗狗心中的地位,你才可以更好的訓練你的狗狗。可以讓狗狗保持坐/躺這個動作5~20分鐘可以訓練狗狗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途中狗狗做了你不希望它做的事情的時候,請不要理睬它,因為在狗狗角度來看,得不到主人的關注比責罵還難受。最后需要注意,當你發出命令而狗狗沒有執行的話,你應該幫助狗狗完成命令,而不是不斷的重復命令。人類定向培育狗狗以來,得到了很多有強大群體和諧生存能力的品種,比如拉布拉多、金毛、哈士奇、比格,它們能很好的融入集體生活,適合成為多狗家庭中的一員。與此同時,人類還培養了對同類容忍度沒那么高的狗狗。這不是說好斗的狗就無法與同類一起生活,只是需要更有經驗的主人去分析和處理,因材施教。對于大部分犬主,在準備添加狗狗成員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來自很多犬主的反饋表明,內部爭端往往出現在新的成員(成犬)挑戰原住民,或青壯年狗狗欺負上年紀的成員,并且常見于同性之間,比如兩只公狗或兩只母狗。通過訓練和社會化,好斗的狗也能變得更加寬容。上述只是一些給多狗家庭的小建議,如果狗狗之間出現了嚴重的相互厭惡和攻擊行為一定要及時找寵物醫生或者相關行為訓練師來處理。
總的來說,多狗家庭的溫馨時刻還是挺多的,比如在你哭泣的時候,一只狗給你拿紙巾,另一只還可以轉圈圈哄你開心;獨居的時候有陌生人敲門,一只狗去門口汪汪,另一只就守候在你身邊。最后,希望多狗家庭的每一只狗狗都能得到關愛,犬主人也請繼續沉浸在狗狗的愛意中吧!
whole-dog-journal.com
thebark.com
woofliketomeet.com
dogster.com
aspcapro.org
petguide.com
petguide.com
onegreenplanet.org
amzn.to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