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出資購買老人公房產權未過戶
該房產應歸誰所有
來源:
河北法制網早年,張阿姨與丈夫劉某結婚時,與丈夫的父母共同居住在老人單位分給的公租房內。后來,張阿姨與劉某共同出資買下該房產權,但該房依然登記在老人名下。這期間,劉某的母親去世,他父親又找了個老伴,而后,兩位老人也相繼去世。張阿姨與丈夫劉某想將此房過戶到劉某名下,還讓劉某的弟弟出了一份自愿放棄此房繼承權的材料。可在辦理過戶手續時,張阿姨發現劉某父親的檔案里還記載著一個后老伴,涉及到她的子女“代位”繼承問題,就暫時放下沒辦理。最近劉某也去世了,張阿姨想將房產過戶到自己名下,但劉某的弟弟又不同意放棄繼承權了。對此,張阿姨該怎么辦?
[支招]如果張阿姨沒有證據證明其公婆生前同意他們出資購買產權并將此房給予他們,那么,雖然他們夫妻在此房內居住多年,并有證據證明他們出資購買該房產權,但因該房屋產權未經登記過戶,應屬于二位老人的房產,老人去世后屬于他們的遺產。至于他們出資購買該房產權,可主張出資款及相應的利息,但并不能改變該房屋產權歸屬。
既然該房屋屬于二位老人的遺產,當然應由他們的法定繼承人共同繼承。其合法繼承人是張阿姨的丈夫劉某、劉某的弟弟、還有劉某父親的后老伴,共3人。張阿姨若想將該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除了劉某弟弟同意放棄繼承權外,還得經其父親的后老伴的繼承人同意。如果對方主張繼承權,只能共同協商,若不成,只能起訴至法院,請求分割該遺產(房產)。人民法院會考慮下列3種情況作出判決:一是張阿姨購買該房屋產權時的出資及相應的利息;二是劉某弟弟若反悔,人民法院會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三是劉某父親的老伴雖然已經去世,但要考慮由她的繼承人來繼承她應得到的遺產份額。當然,若劉某父親的后老伴先于劉某父親死亡,且劉某父親與其后老伴子女無扶養關系,她的子女則無繼承權。 楊學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