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
談完了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也預示著第一個挑戰天庭秩序的神猴,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下面就該談談唐僧的出生地大唐了。
相信看過《西游記》的朋友都有個固有的印象,那就是大唐很強盛,唐僧一路西行也都以大唐高僧自居。而沿途的國家,一聽說是來自東土大唐的和尚,也往往會高看一眼,甚至還有國王要嫁唐僧。
而且,越往西走,離靈山越近,離大唐越遠,妖怪越多,也越強大,尤其是靈山腳下的獅駝嶺。簡直是橫尸八百里,整個國家的人們都被吃了,而如來佛祖卻對此視而不見。
同樣,大唐的都城也是發生了一系列鬧鬼事件,甚至都鬧到了天子頭上,天庭同樣毫無作為,這是為何?
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第271期:獅駝嶺尸橫八百里,大唐城惡鬼鬧京都,天庭眾神為什么視而不見?
一、
如來佛祖降服了孫悟空之后,其自身的法力也消耗殆盡,為此竟然圓寂并又重生了一次,這個問題前文書已經詳細闡述過了,不再多言。
隨后如來佛祖便在靈山閉關修煉500年,直到感覺法力恢復地差不多了,才突然召集大家來開會,并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取經計劃:
“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面對如來佛祖冷不丁說出這么一番話,眾菩薩是有點懵的,隨后便問佛祖,你哪來的什么三藏真經?
如來佛祖回答:
“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
說完了后,不等眾菩薩反應過來,佛祖就開始下命令了,我打算派一個得力助手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誰愿意去啊?
又是沒等其他菩薩反應過來,觀音菩薩就上前一步,接下了這個差事,至此,取經計劃正式開始。
也正是由于靈山確定了這個取經計劃,導致遠在東土大唐的首都長安城,發生了一系列怪事:
先是陳光蕊莫名其妙在貞觀十三年中了狀元,隨后在赴任途中遇害,留下個懷孕的滿堂嬌;再就是,同樣貞觀十三年,長安城出來個算命的先生,莫名其妙地沖涇河龍王下手,采用釣魚執法,硬生生將涇河龍王逼上了絕路;緊接著又是貞觀十三年,唐僧替父報仇,成了大唐高僧……
二、
這些還不是最夢幻的,最夢幻的地方在于,涇河龍王竟然托夢給唐王李世民,讓他攔著魏征,別殺他。
李世民還真這樣干了,一直纏著魏征,不給他出門的機會,結果沒想到人家做了個夢,還是將涇河龍王給砍了,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
即使有兩位戰神級別的武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守門,唐王李世民還是不堪重擾,整日被無頭的涇河龍王鬼魂索命,并最終真的一命嗚呼了。
你以為到此為止了嗎?
當然不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唐王又復活了。之所以他能復活,是因為地府給他開了后門,我們來看一下整個開后門的過程:
唐王李世民死了之后,到了地府,還沒走幾步呢,就遇到了第一個鬼差——崔判官,他早早跪在路旁:
“陛下,赦臣失誤遠迎之罪!”
崔判官畢竟跟魏征認識,他跪拜李世民也情有可原,可后面發生的事就讓人匪夷所思了,因為十殿閻王也出來迎接李世民:
“十王出在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而且從十殿閻王的表現來看,仿佛低李世民一頭,比如秦廣王說話的時候得“拱手”。唐王李世民說完了話,十個閻王得趕緊“伏禮”,用閻王的話講,自己是“鬼臣”,重點在“臣”,理應行禮。
三、
既然提到“人王”和“鬼臣”,那么是不是說所有的人王在地府,都有這待遇呢?
當然不是,烏雞國國王被青獅精害死,若閻王肯替他伸冤,何至于在井里泡三年?同樣,就算是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也就是唐王李世民的爹,他在地府也是孤魂野鬼般地存在:
“只見那街旁邊有先主李淵,先兄建成,故弟元吉……幸有崔判官喚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脫身而去……”
隨便一個小鬼,就把李淵給喝退了,顯然并非每個國王都有這種待遇。
更讓人驚掉大牙的事情還在后面,李世民本來是來地府跟涇河龍王打官司的,結果閻王們仿佛怕他們倆真的對峙,早早將涇河龍王弄轉世了:
“但只是他在此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案,是我等將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
結果,官司沒打成,倒白白逛了一通地府,還被李淵、李建成、李元吉這幾個野鬼嚇了一遍,隨后被崔判官大筆一揮,增壽二十年,送他還陽了。
而在此還陽后的李世民可就真睡不著覺咯,為啥?
因為他爹,他兄弟,還有被他殺掉的那些人,早已變成了惡鬼在地府等著他呢,要是不能講這些鬼度了,以后他死了,也得不到安生。
怎么辦?
好辦啊,如來佛祖在確定取經項目的時候不是說了嘛,自己有很多菩薩都不清楚的三藏真經,其中的《經》一藏,就可以度鬼。
四、
這時候,我們再反過頭來捋一遍整個事情的經過,不難發現,就在大唐天子座下的長安城,唐王李世民被臣子們耍得團團轉啊。
什么袁守誠啊,秦叔寶啊,尉遲敬德啊,殷開山啊,暫且不提,單講魏征,他就一直在推動整個取經項目的進行。
提出科舉考試的就是魏征,正是這場考試,奠定了未來取經人的人選。跟算命先生袁守誠合伙坑涇河龍王的也是他,要真想救涇河龍王,找西海龍王到玉帝那求情,都比找唐王李世民靠譜。
而且,魏征明明知道涇河龍王在求助唐王,也知道李世民故意留自己不讓走是何意,但還是想方設法殺掉了涇河龍王。包括后來龍王鬼魂索命,他也是一清二楚,甚至都給地府的崔判官寫了書信,準確預知了未來:
“魏人曹前日夢斬老龍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獎不盡。又蒙他早晚看顧臣的子孫,今日既有書來,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
說到底,他們是在合伙欺騙唐王,讓本不信西方佛的大唐,改信佛,這其實是一種文化入侵,且是從上而下來推動的。
正因為有了這個鋪墊,才引出了觀音菩薩在長安城叫賣錦襕袈裟和九環錫杖,并最終確定了唐僧為取經人,替唐王西天取經,且發了毒誓:
“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至此,如來佛祖的計謀,在天庭眾神的視而不見,甚至暗中相助之下,得以成功!
五、
可是,我們也清楚,任何人做事總得有目的吧,難道大唐真像如來佛祖所說的那樣:
“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當然不是,相對于西牛賀洲來講,大唐簡直就是人間的天堂,這也不是我楊角風亂說的,我們看沿途這些國家都面臨著啥樣的問題?
比如寶象國,這個國王有點悲催哎,自己最愛的女兒丟了十幾年,難道不會派人去找?連唐僧都能看到幾十里遠的地方有寶塔在“咻咻”的發光,難道寶象國的各方大員們,看不到?
他們其實看得到,但是不敢去,寶象國國王在得知兒女還活著時,曾經哭著求底下的武將們。誰愿意去救出百花羞公主,結果一個人都不敢站出來,最后被催得急了,有人回答了:
“那妖精乃云來霧去之輩,不得與他覿面相見,何以征救?”
看了沒,他們肯定見過妖怪,也清楚百花羞公主就是被他擄走的,可惜沒有一個人如實稟報國王。
這群武將之慫,甚至都比不上玉華州的三個王子,那三個王子聽說了唐僧師徒長得像妖怪時,他們還舉著武器要干呢:
“莫敢是那山里走來的妖精,假裝人像,待我們拿兵器出去看來。”
后來鏟除那些獅子精時,這三位王子率兵沖在前面,勇猛無比,最后還分吃了那群獅子精:
“殿下十分歡喜,即命殺了,把一個留在本府內外人用,一個與王府長史等官分用,把五個都剁做一二兩重的塊子……”
六、
烏雞國國王也是有問題的,就算是文殊菩薩變的和尚故意刁難,把他趕走就是了,為什么非要泡他呢?
要知道,當初觀音菩薩變成和尚在長安城叫賣袈裟和環杖時,連過路的同屬佛門的和尚都嘲笑他:
“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
但人家唐王李世民就很隨和,平易近人,不輕易刁難別人,也導致眾臣都以他為榜樣:
“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當然,烏雞國最嚴重的地方不在國王身上,而在于刻在他們國民骨子里的傲慢上,甚至連未來的國王,也就是烏雞國王子都這樣認為:
“你那東土雖是中原,其窮無比,有甚寶貝,你說來我聽。”
車遲國也有同樣的毛病,國內沒有人才,竟然重用三個來歷不明的妖怪當國師,甚至在明知道對方是妖怪的前提下,見孫悟空將其弄死,還痛苦不已:
“卻說那國王倚著龍床,淚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
之所以痛哭不已,就在于,車遲國實在是沒有人才,以后求雨的事,該咋辦啊?
祭賽國也不行,他們的國王甚至都不清楚,為什么人家四周的國家都來給他進貢,還以為他個人魅力強大呢。
是啊,甚至一度連唐僧也這樣認為:
“既拜為上邦,想是你這國王有道,文武賢良。”
七、
但其實,這不過是祭賽國國王自我感覺良好罷了,若不是有佛寶發光,誰搭理你啊?
“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我王欲要征伐……昏君更不察理。”
朱紫國更慘,別說佛寶了,他們國家連個像樣點的太醫都沒有,國王不過是吃飯噎到了,竟然連續三年時間,沒人識破病根,還是靠孫悟空:
“不多時,腹中作響……有兩個妃子,將凈桶撿看,說不盡那穢污痰涎,內有糯米飯塊一團……”
后來朱紫國國王就沖唐僧大訴苦水了,自己這個國王做的憋屈啊,哪里有大唐王厲害,說到動情處,淚水哇哇的:
“那國王又呻吟嘆道:'誠乃是天朝大國,君正臣賢!似我寡人久病多時,并無一臣拯救。’””
比丘國國王更慘,也是重用一個來歷不明的道士,還縱欲過度,導致身子骨不行了,竟然愚蠢到吃一千零一個小孩子的心肝。這種昏庸的行為,別說老百姓叫苦不迭,連他們的官員都看不下去了,比如驛丞就偷偷告訴唐僧師徒:
“適所問鵝籠之事,乃是當今國王無道之事。”
當然,比丘國國王無道,是因為自己要治病,而滅法國的國王,他所做出來的事,連作者都想不通他為什么要這樣干:
“那國王前生那世里結下冤仇,今世里無端造罪……要殺一萬個和尚。”
再比如獅駝國,好好的一個國家,離靈山很近,結果被如來佛祖的舅舅大鵬鳥,一口氣吃光了,慘不忍睹。
八、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么如來佛祖還有天庭要縱容妖怪們作亂,將好好的獅駝國弄成了尸橫八百里:
“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干凈,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
面對此情此景,連孫悟空都想不通,自己當年除了偷過傲來國的兵器外,從沒有禍害過百姓,尚且引來十萬天兵天將圍剿,這尸橫遍野的獅駝嶺為什么就沒人管呢?
對此疑問,前來報信的天庭特派員太白金星也如實稟告孫悟空:
“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
天吶,這三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寫封信到靈山,五百羅漢都得出來迎接,到天庭,連九耀星級別都不夠,還得加上倆大曜,包括太白金星都得前來迎接。
要知道他們可是魔頭哎?
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殺毒軟件的故事吧,在它們還沒有免費之前,我們的網絡,可到處都是病毒哦。
如來佛祖要想傳播佛法,總得讓人家知道自己佛法的厲害不是?
好辦啊,扶持點邪惡勢力,或者扶持個邪惡政權,把周圍國家攪合個雞犬不寧,再加上天庭的不作為,讓他們不得不去抱靈山的大腿。
若是每個國王就跟大唐似的,君主英明,大臣賢良,老百姓安居樂業,誰會信佛法那玩意?
要是大家都不信,如來佛祖還怎么傳遞他那套西方的佛法?
九、
別說,被如來佛祖這么一宣傳,再加上有獅駝國的例子在,還真有些國家開始抱靈山的大腿,但是他們這樣就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嗎?
并不能!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舍衛國,當唐僧師徒路過舍衛國的時候,到了太子祗園,唐僧就提到,當年長老想請佛祖來講經,但是佛祖要求金磚鋪地,長老照做了:
“給孤獨長者聽說,隨以黃金為磚,布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祗園,才請得世尊說法。”
可是光金磚鋪地就行了嗎?
并不行,佛來講經,并不是免費的,是收費的,后來唐僧師徒到達靈山之后,佛祖的兩個弟子還索要人事,為此孫悟空不滿,告狀給如來佛祖,如來佛祖就說了:
“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看了沒,人家給了他三斗三升黃金,他還說賣賤了,還說后代兒孫沒錢用。可是佛祖啊,你們可是和尚哎,哪里來的子孫?
舍衛國這么信佛,但最終還是滅亡了,連這座布金禪寺也成了天竺國的了,想必天竺國給佛祖的金子更多一些吧。
那么是不是說天竺國的和尚們更信佛呢?
也不是!
還記得天竺國公主逃難到一座寺廟的事吧,她為什么裝瘋賣傻?
十、
就是怕被和尚們玷污!
“那女子也聰明,即解吾意,恐為眾僧點污,就裝風作怪,尿里眠,屎里臥,白日家說胡話……”
而且,在天竺國,唐僧所受到的待遇,是遠超其他國家的,倒不是因為他是和尚,人家就高看他一眼。
而是因為,他是來自東土大唐的和尚,所以人家才高看他一眼:
“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他們是想問問唐僧,上輩子你是怎么看經念佛的啊,怎么運氣這么好,托生到了大唐,快教教我們,我們也想托生到大唐。
所以,遍觀整個西游世界,對比了所有國家,只有大唐是最富裕的,人人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其他國家也只有羨慕的份。而這一切并非是靠信仰得來的,而是人們的勤勞,君主的賢明,大臣的給力。
可是,總有一些人,配合西天佛祖,編出一系列謊話,誘騙唐王,誘騙百姓,去信什么佛,要知道佛有是非觀念嗎?
根本就沒是非觀念,至少在西游記中就能體現,他們太愛錢了,也只保佑獻了香火的人,一旦這個人被掏空了錢包,沒錢信佛了,也就離死不遠了。
而那些替他做事的大鵬鳥,即使罪惡滔天,禍害了人家獅駝國所有百姓,到頭來還能升官發財:
“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就算是后來,在唐僧的努力下,取來了真經,他信這玩意嗎?
他并不信!
本來他在大唐念經,傳輸西方的佛法呢,結果聽說人家四大金剛來接他去靈山了,屁顛屁顛就去了,經書隨手一扔:
“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于九霄……”
是啊,如來佛祖不是一直在宣傳嗎?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所以,獅駝嶺尸橫八百里,大唐城惡鬼鬧京都,都是如來佛祖在搞鬼。而天庭和大唐某些官員,在利益和實力前面,選擇了縱容,甚至成了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