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末和隊友拉練,總是會中途掉隊,倒不是因為體力不支,而是膝蓋真的太痛了!每次跑完步,都感覺自己的腳踝累的要死,雖然每次都默念放松腳踝,可還是疼的不行!每次訓練,教練總告訴我要核心收緊,不要扭胯,可怎么收緊都調不過來!相信這樣的情況,大家都遇到過不止一次了。有時候甚至后悔自己怎么就喜歡上跑步了,本來抱著減脂塑形的目的才下定決心,可到頭來不僅越跑越慢,腿形越跑越差,甚至隔三差五就得躺床上靜養。很多網絡上的博主,會把這些歸咎于我們的膝蓋或是髖關節穩定性差。雖說這可能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實際上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的足部。作為唯一與地面接觸的身體部分,無疑足部主導著一切。我們可以引用運動功能學中的一句話來理解,即:力生于足。意思就是,當我們的足部靈活性和穩定性異常時,無論是踝關節、膝關節還是骨盆位置,都會對應地出現一些結構問題。這也恰恰是引發我們跑步過程中傷病的關鍵所在。當我們足部內側受力過多(扁平足)時,我們的腳踝便會對應的向內側傾斜,同時膝蓋外側空間縮小,大腿肌群出現代償,導致髖關節彈響;當我們足部外側受力過多(足外翻)時,我們的腳踝則會表現為向外傾斜,同時膝蓋內側空間縮小,大腿肌群出現代償,導致 O型腿,提升崴腳概率。根據研究2004年《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數據來看,幾乎每年都會有很大比例的跑者,因為足部問題導致傷病。「1」其實對我們來說,雖然足部導致的傷病問題很復雜,但實際上解決起來卻很容易。我們通常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來進行自我調節。其一就是針對自己的緊張位置進行放松,同時強化激活較差的肌群,另一個方法則是通過功能性跑鞋來幫助我們減少傷病。在這其中,對于我們來說,見效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2006 年發表在「國際體育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幾乎 44% 的跑步中出現的傷病,都是由于我們選錯了跑鞋。「2」很多人會好奇,跑鞋究竟是怎么做到,提升足部穩定性,降低傷病出現的幾率呢?是否每雙跑鞋都具有這樣的能力呢?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跑鞋,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很多所謂的「跑鞋」甚至還會增加我們受傷的幾率。比如:當這雙跑鞋的鞋底過于軟彈時,則會使我們的足部穩定性進一步下滑,導致踝關節受傷;當這雙跑鞋的后跟重量分配過高,會讓我們更傾向于腳跟跑,而這樣的跑姿則會讓膝蓋承受的壓力瞬間翻倍,導致膝蓋疼痛損傷。其實,通常來講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足部穩定性,減少傷病的跑鞋都具備以下這幾個特點:· 腳踝包裹好,穩定腳踝同時減少傾斜導致的力線傾斜· 前掌抗旋轉,減少跑步過程中腳掌旋轉,避免坎坷路面帶來的足弓受傷風險· 輕量化設計,有效減少足部負擔,降低跑步過程中腳踝緊張導致的崴腳風險其實,作為一名跑步教練,也是一名重度跑鞋愛好者。我對于目前的跑鞋設計有著一些自己的見解,也有著一些對于初級愛好者的推薦,今天在這里分享給大家。市面上的跑鞋雖然眼花繚亂,但我個人認為主要分為兩類,即緩震型跑鞋以及支撐型跑鞋。近些年的跑鞋設計圈,不知道都是怎么了,都在一門心思瞄準緩震去做文章,搞得大家每天都在看這鞋夠不夠彈。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跑鞋,都可以稱之為緩震型跑鞋,不存在沒有緩震功能的跑鞋。因為,所有跑鞋的中底都是彈性材料構成的,這些彈性材料會在受到壓力后形變,然后回彈到原狀,這一過程即為緩震。緩震只分緩震程度而已,設計師在做的事情也并不神秘。他們無非是讓想鞋在保持緩震的同時,并且維持盡可能輕量化的設計。之所以大家不在支撐型跑鞋上做文章,則是因為這塊骨頭實在太難啃了。想要跑鞋穩定,那么跑鞋的配重就是個問題,而這對于大多數品牌商都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以下面這些跑鞋為例,來看看一雙支撐型跑鞋應該是有多重:其實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我也不過是對比了一下,這些跑鞋的重量。不過再仔細看,我才吃驚地發現,在這 12 雙輕量化跑鞋中 Saucony 家竟然就占了 3 雙,而且平均重量也是最低的。在我的印象中,其實 Saucony 一直是一個做競速鞋的品牌,結果那天竟然發現他家的穩定型跑鞋出奇的優秀。剛好 Saucony 剛剛發布一雙全新的支撐系跑鞋「TEMPUS坦途」,立馬就剁手了。接下來,我就用這雙鞋為例,幫大家進一步分析什么才是好的支撐型跑鞋。首先,先說下外觀吧。拿到這雙鞋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鞋顏色很跳很亮眼,非常適合年輕的跑友穿,即便你不跑步日常穿搭都很合適。然后心里想著,既然 Saucony 這么在意支撐系跑鞋的重量,那這雙鞋應該也不會很重吧。稱完之后我心里真的就只有兩個字——「佩服」。就這樣一雙支撐系跑鞋,單只(43碼)重量竟然只有 252g。咱就說,就這個重量別說跟支撐型跑鞋中稱王了,就算在頂級緩沖型跑鞋中也排得上前三。上腳后,第一感受就是特別強的安全感。因為我本身因為體重比較大,而且經常進行力量訓練,所以兩側足弓都有一些問題,即左側足弓扁平,右側足弓高。但穿上這雙坦途之后,我的感受是,兩只腳的腳趾都平平穩穩地踩到了地面上。就連扁平足那一側的小腳趾,都有明顯的發力感。雖說是支撐型跑鞋,但是我一個 100kg 的人踩在上面,都還有很明顯彈性的。走路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那種緩震感,腳踝很輕松。接下來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我非常在意這個鞋子的重量配比,因為很多支撐型跑鞋都把重量配比落在了腳跟,但實際上這樣往往適得其反,穩定是穩定了,但腳踝承受的壓力依舊會翻倍。但這雙坦途,我能明顯地感受到從前掌到足中滾動的感覺,這點必須是加分項。試完腳感之后,我開始了一段 5km 的公園跑。雖說是公園,但是還是有不少的上下坡以及拐彎的位置,另外由于是周末,會需要臨時的邊相躲開路人。這雙坦途給我的腳感是,非常的扎實。即便我想要努力的把腳加大外翻或是內翻角度,都會被按平,穩穩地踩在地上。無論是路跑、賽道跑、還是簡單的越野跑都能平穩地駕馭。這種感覺很像跑車那種低底盤的抓地力,雖然柔和但是力度又恰到好處。另外,還有一點讓我感受非常好的是,這雙坦途「Tempus」無論是對于有著足內外翻問題的跑友、還是體重較大亦或是跑姿還不熟悉的跑友,真的可以說是福音了。穿上它有一種帶著跑步教練在跑的感覺。好像那種時刻有人強調著足中著地,滾動發力的感受。最后我來結合官方公布的一些技術,來對這雙Tempus坦途做一個特點總結吧:1、輕:來自于PWRRUN PB 的材質讓這雙支撐系跑鞋有著非常突出的特點2、穩:由于PWRRUN 和PWRUN PB 雙密度中底結構設計,鞋底在兩側面積增加了10%,保證形變減少同時,有效對抗足內外翻同時,由于前掌和足弓位置采用的是PWRRUN 框架結構,讓滾動的發力感受非常明顯,那種過度感讓整個足弓都非常輕松,自然足部也是非常穩定。3、透:整體的網狀鞋面包裹性很好,既透氣又輕薄,跑步過程中很清爽。其實 Saucony 「Tempus坦途」的這些特點猶如教科書般地詮釋了,一雙支撐系跑鞋所有的特點。同時,這也相當于給入門跑友打造了一個進階加速通道,讓你感受到教練時刻在身邊督導的感受。那還等什么呢?和我一起感受 Saucony 「Tempus坦途」的魅力吧,穿上它讓你每一步都是超穩的!避免傷病、刷新成績、加速進階、調整足弓,有它就夠了!「1」Lun V, Meeuwisse WH, Stergiou P, et alRelation between running injury and static lower limb alignment in recreational runners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4;38:576-580.「2」Schwellnus M P, Stubbs G. Does running shoe prescription alter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 running injury?[J]. International SportMed Journal, 2006, 7(2): 138-153.
點在看,評論區留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