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對市場的態度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悲觀。
就在前一天其CIO警告未來市場波將面臨更大波動之后,周一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Dalio又在領英上發表看空言論。Dalio在領英上發文說,目前美國處于短期債市/商業周期的“末期”,比他十天前所想的要超前。在目前階段下,央行想要采取正確的貨幣政策是非常困難的。美國未來18-24個月的經濟衰退風險在上升,投資者應該考慮下一次經濟衰退什么時候來臨,又會是什么情形。
Dalio認為目前美國處于短期債市/商業周期的“末期”。他寫道,
“在短期債務/商業周期的“末期”階段,a) 經濟需求增長速度快于其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b) 生產能力接近極限,受限的物品(不如人工和受限的資本貨物)的價格上漲。那時,那些擁有生產這些短缺物品能力的人的利潤也會增加。然后,需求變成產能的速度受到限制,利潤的增長導致利率上升,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導致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下跌,因為所有資產價格均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而且利率是計算它們現值的折現率。這就是為什么強勁的經濟伴隨著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下跌的情況并不少見。這令那些懷疑為什么股市在經濟強勁時下跌,并且不明白這種動態如何起作用的人感到好奇。
如果在經濟強勁的情況下,股票和其他表現良好的資產的價格繼續下跌(這是典型的),那么信貸市場的緊縮會導致需求的下跌,直到需求大幅低于產能,從而導致利率的下跌,央行經濟疲軟的擔憂不再超過他們對通脹的擔憂;這會導致股票和其他資產的價格上漲。這就是“短期市場和商業周期”的性質。 這就是為什么在經濟疲軟,經濟產能大量過剩,利率降低時購買股票(在相反的情況下賣出股票)最好。”
Dalio認為,雖然目前美國處于短期債市/商業周期的“末期”階段,但是不確定具體位置在哪兒,即距離股市和經濟的頂峰有多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債市已經過了頂峰。
在經濟周期末期,企業最應該考慮的問題之一是利潤的增速是否超過了利率的增速:
“至于我們正在進行的計算,如果利潤增長(對股票有利)的速度快于利率增長(對資產價格不利)的速度,將是略微利好的,如果邊際(確實存在)還存有大量現金,將是推升股價的最后一個推手,但是對債券不利(利率上漲),并導致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從而使股市到達頂峰。大多數情況下,這是決定股票到達頂峰時間最重要的因素。”
Dalio承認,在短短十天之前,他還認為美國股市還處于頂峰,但實際上市場的發展比他預想的要快:
“這(頂峰)就是我認為美國經濟目前所在的階段,但是最近政府的刺激政策,經濟增長和工資數據的上漲表明,美國經濟在周期里所處階段比我認為的要更超前一些。”
這里Dalio提到的工資數據應該是指2月2日出爐的就業報告,顯示每小時收入的增長為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Dalio繼續解釋道,
“可以理解這些報告引發了債市的那些反應,又對股票造成了那些影響。然后周五,我們聽到了(參議院)宣布的預算協議,該協議將引發更多的財政刺激,導致財政部出售更多的國債,這對債市更為利空。很快,我們將聽到大型的(以及必須的)基礎設施計劃和更大的赤字以及更多國債的出售,用以支持這些計劃。換句話來說,將會有更多拉升產能的舉措,將導致市場推動名義上利率的增長。美聯儲的反應和其導致的真實的(通貨膨脹調整后)利率上漲的數額將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將密切關注這一點。
但是Dalio指出,在現階段,央行想要采取正確的貨幣政策是非常困難的(考慮到對產能的所有刺激,并且由于資產持續的長期時間和其他因素),所以未來18-24個月的經濟衰退風險在上升。Dalio認為,大部分投資人都在關注2018年的強勢,而橋水更專注于2019和2020年,即下一次美國大選的時期。“坦白說,不去討論下次大選前,經濟衰退什么時候來臨,會是什么情形,是不恰當的。”
Dalio表示,在目前的經濟階段,他最擔憂的兩個問題是:
“1)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巨大差距(這會產生社會和政治敏感性),2)央行扭轉經濟收縮的能力比以往更有限(因為利率如此之低,量化寬松效果不佳)。”
這些不同讓Dalio擔憂,他說,“我擔心下一次經濟衰退會是什么樣子,即使它不會很快到來”。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指出,在喊完“持現旁觀美股太傻”的橋水,不到一個月之后,警告投資者,稱未來可能面臨更大波動。一天前,橋水基金聯席CIO Bob Prince對《金融時報》表示,市場上的自滿情緒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認為這種震蕩不會在幾天之內結束,去年股市表現不錯,但今年央行從考慮收緊政策轉向實際動作,隨著我們進入新的宏觀經濟環境,我們將面臨更多波動。”
1月23日橋水基金創始人Dalio出席沃斯論壇期間曾表示現在經濟形勢很好,處于(經濟適度、不過熱也不過冷的)“金發姑娘”階段,稅改帶來大量刺激,場外有很多現金,“我們會被現金淹沒。如果你要持現,你會覺得太傻了”。
達利歐做出上述預測的前一日,美股三大股指今年第七次集體創收盤最高紀錄。標普500已經395天沒有超過5%的下跌,打破了1994年12月-1996年1月網絡股泡沫期間創下的394天無5%回撤紀錄。
但好景不長,美股在上周遭遇“黑色一星期”,標普500指數當周累跌5.2%,納指累跌5.1%,道指累跌5.2%,道指表現為2016年1月以來最差。美股近期迎來了震蕩的新常態,上周五道指盤中經歷上漲500點、下挫500點的震蕩行情,日內振幅超千點。據CNBC統計,道指在上周的五個交易日中累計“行走”超22000點,每個交易日內“行走”超2000點。(更多分析,詳見《異口同聲喊“錯殺”之后,中美都在問股市何時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