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否定溫熱派的理論
否定溫病學說,是經典傷寒派的主要思想,而其中對以葉天士、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熱振的學說,各家的評擊尤為激烈。均認為衛氣營血、三焦以及《溫熱論》《僵蠶、蟬蛻之不擔重任者加入芩、連、膏、黃方內,使人人看似楊氏新方,而又不知不覺巳暗將《傷寒》方愈人”。因而,他認為溫病家的學說雖多,實際上不過是將他經或他證之名來代替陽明之實而已。
經典傷寒派在否定溫熱派理論的同時,堅持以《傷寒論》為外感熱病的診治之基礎,強調溫病之治不出《傷寒論》范圍。如陸九芝說:“只除去起首桂、麻二物,則《傷寒論》.中方大半皆治溫治熱方矣”,“溫病”證在《傷寒論》中,方亦不在《傷寒論》外”。惲鐵樵說:“凡《傷寒論》中祖方,用辛涼不參以溫藥者,皆是治溫病之方”。祝味菊則根據《傷寒論》的六經演變為“五段論”,強調從體工反應上去調治外感病。
諸家否定溫病學說,不單純是具體的學術問題之爭,而是對當時中醫界不重實際,浮夸空談的偏弊所作的抨擊。如;惲鐵樵說:陸九芝“因灼知《條辨》《經緯》之誤,而觀彼等假經文以炫世售欺,故深惡痛絕之,而為此言,是其心公而非私",而他所著《溫病明理》的動機亦在乎此,他說:“非以極明瞭之文字,達極真確之理由,將前此所諸糾紛,一掃而空之,使此后學者,有一線光明坦平之途徑,則中國醫學,直無革新進步之可言”。祝味菊也認為:“不務實際,瀾翻瞽說中醫之所以不進步也”。陸淵雷說:“溫病之說,最繳繞而最無理,至今為國醫學進步之大障礙”。
二、注重實效,倡用經方,反對輕靈之法
經典傷寒派諸家恪守仲呆心法,臨證每以仲景方為主,如葛根芩連湯、白虎湯、麻杏石甘湯、枙子鼓湯、承氣湯等為常用的治溫之法,對溫病之變證壞證,亦悉依仲景法救之。對后世溫熱家諸新方,持否定態度。如陸九芝認為,“《溫病條辨評》的增液湯、清宮湯不重撤熱,而談救陰,則“液且立見其涸,宮亦萬不得清”。它如加減復脈湯、大小定風珠,也“無非滋膩傷陰,引邪內陷”。惲鐵樵說上述諸方“一派滋膩之藥,無非癡人說夢”。對時醫治溫習用的羚羊、犀角、石斛等藥亦多異議。祝味菊對時醫治溫的“輕清”之法捍擊甚烈,說:“彼時醫處方,以輕靈為通俗,以寒涼為平穩,……成則居為巳功,敗則談諸天命,可以欺婦孺,駭庸俗,烏足以受大命?”又說:“醫之為工,欲以除疾病,保性命,而登斯民于壽域也,因術彰道,固未可厚非,然盡博術法,則醫道反掩,吾人但當服膺真理,崇尚實學,若以詭術玩弄人命,而冀有獲者,此醫門之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