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晚上偶爾起夜尿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排尿次數增多,就變成困擾了。
最近,九叔在后臺收到讀者留言:
“我今年65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晚上要起來尿尿3、4次。這樣被折騰,根本睡不好,請問這是正常的嗎?”
談到老年人夜尿多,很多人都不太當回事,覺得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
但是,夜尿太多往往和一些基礎疾病的發(fā)生也有關系,所以,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患。
一、夜尿幾次算正常?
臨床上,將晚上因為尿意不得不起床“解決”的排尿稱為“夜尿癥”(不包括睡前最后一次和晨起后第一次)。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定義,夜尿癥可以根據夜尿的次數和尿量進行判斷:
從次數看,正常的起夜次數為0-2次,如果夜間排尿在2次以上,即為夜尿多;
從尿量看,夜間尿量一般不得超過300-400ml,僅占全天總尿量的1/3或1/4。
多項調查顯示,夜尿癥的發(fā)病率和年齡增長成正比,老年人是夜尿癥較“偏愛”的一類人。
一項英國的調查顯示,社區(qū)內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56.0%;
而我國也有研究發(fā)現,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發(fā)病率也達48.9%,且年齡越高,風險越大。
可見,夜尿癥在老年人中的發(fā)病率較高,所以老年人不可輕視。
二、為什么老年人會夜尿增多?
導致夜尿增多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生理性或精神性因素,如晚餐或睡覺前喝了很多水、精神緊張焦慮等。
其次,是腎功能的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腎臟功能開始走下坡路,65歲后,腎小管的退化更為明顯,濃縮功能減退,導致排尿規(guī)律紊亂,夜尿增多。
再者,需注意的是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如前列腺增生,發(fā)病后可壓迫刺激膀胱頸部,使膀胱收縮,進而出現尿頻、夜尿增多等情況;
此外,糖尿病、尿崩癥、慢性間質性腎炎、心功能不全以及膀胱、尿道的炎癥等也會引起夜尿增多。
當老年人出現夜尿增多的情況,要及時排除是否由疾病引起,以免帶來沉重的后果。
三、老年人夜尿多有什么危害?
1、影響睡眠、降低生活質量
夜里上廁所的次數越多,睡眠所受到的影響越大,長期下去則會降低生活質量。
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年度睡眠調查顯示,在調查的1424位老年人中,約有53%的人認為其睡眠受夜尿影響。
2、提升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日本有研究發(fā)現:夜尿癥患者發(fā)生抑郁癥的幾率更高,夜尿次數越多,風險越大。
如患者每晚的夜尿次數少于3次者,抑郁癥幾率為6.8%;若超過3次,發(fā)病率增高到13.4%。
3、增加跌倒、骨折的發(fā)生風險
晚上的可視度較低,加上老人的骨骼系統(tǒng)退化、起夜排尿時未完全清醒等,大大提升了老年人摔倒的風險,而老年人又不經摔,一摔就很可能骨折。
4、提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病率
一般情況下,心腦血管事件多發(fā)生在晨間覺醒、起床時血壓升高、心率增加等時間段。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夜間起床后也會出現類似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一項研究顯示,夜尿會使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卒中的風險分別增加23%、26%和62%。
四、夜尿多如何調理和治療?
針對夜尿癥,我們首先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
限制飲水量,尤其在晚上和臨睡前;晚上少吃有利尿作用的水果,如西瓜等;
做好保暖工作,盡量保證皮膚血液的供應,睡前盡量排空膀胱等等。
如果通過上述調整,夜尿多的情況得不到緩解,建議最好及時到泌尿外科就醫(yī)。
如果有必要,可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坦索羅辛 多沙唑嗪等α受體阻滯劑,幫助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減少殘余尿量和排尿次數;
或托特羅定、索利那新等M受體阻滯劑,通過抑制逼尿肌過度活動,降低尿急程度,增加功能膀胱容量。
但由于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還需醫(yī)生面診后針對性用藥,患者不可盲目使用。
導致老年人夜尿增多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是哪種,都應引起重視,及時找出原因,對應調理和治療,爭取早日解決問題,減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