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多吃多胖?少吃少胖?
你的體重,真是天注定的嗎?
設定點,決定你體重的關鍵!
脂肪那些事兒!
設定好的體重,真就不能變了?
減過肥的朋友,估計都經歷過類似辛辛苦苦餓上幾周,好不容易掉兩斤肉,一頓不注意又全長回來的辛酸經歷……
沒錯,為什么世界如此不公,胖子想瘦那么難,注定連喝水都胖,而那些瘦子們卻天天炸雞漢堡不停口,照樣越來越瘦呢?
基因?環境?飲食?運動?到底是什么決定了我們的胖瘦,瘦子真的是無論怎么吃都不長肉?還是僅僅因為他們吃的不夠多?本周的BBC精選,我們就來說說,瘦人吃不胖的真相!
是真的吃不胖?還是只是吃的少?
1/多吃就會胖?
不可否認,飲食和我們的體重密切相關,當我們提到減肥時,控制熱量是必要手段,只靠運動而不控制飲食,是絕對不可能成功減重的。(相關閱讀??運動就能瘦?健康的真相是什么?)
那么,如果只吃不運動,是不是就能成功增重呢?
并沒有那么簡單!有那么一群人,相比常人吃的更多,運動更少,卻照瘦不誤樣……甚至為了體型更好,他們還在努力嘗試各種增肥方式……到底是什么決定了他們怎么吃都不胖,科學家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實驗簡介
科學家對10名瘦人,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實驗研究。實驗過程中,被試者每日要求進食5000大卡食物,相當于正常飲食的2倍熱量,并且禁止做任何多余運動(每天最多走5000步)。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隨時檢測被試的體重、體脂、基礎代謝等身體數值變化。
研究對象特點:從來沒有減肥、節食困擾,怎么吃都不吃胖的天生瘦子
實驗干擾排除:通過設定體重增長上限15%(實驗過程中體重增重超過15%即被排除),科學家保證了所有被試都是大家公認的吃不胖體質
實驗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即使是攝入相同熱量的食物,不同被試對這些多余熱量的身體反應卻并不相同,另外,被試者的體脂增長也并不一致。
唯一的共同點是:所有被試都認為,要達到平日里2倍的熱量攝入,吃那么多身體不需要的食物,并在吃飽后仍不停進食,讓他們覺得很難受!
科學家紀錄了10名被試每周的身體數值變化,4周研究結束后,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雖然所有被試的體重都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完全不同,其中增長最多的一個月胖了11斤,腰圍和體型都大了一圈,但也有身材和體重基本都沒有變化的被試。
另外,增長體重較多的幾人中,有一名被試的數值變化引起了科學家很大的興趣。
長胖9斤,體型卻沒有很大改變,脂肪只長了2.4%
同樣都是高熱量攝入,為什么Martin Wang卻沒有增長太多脂肪?多余的熱量哪了呢?科學家發現,Martin Wang的基礎代謝增加了30%之多!
基礎代謝
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消耗,是你躺著不動也能消耗掉的熱量。
基礎代謝與性別、體重、人種、肌肉含量等多種因素相關,高基礎代謝是幫你瘦的關鍵,一般來說,身體里的瘦體重(肌肉)含量越多,身體的基礎代謝值越高,這也就是抗阻訓練能讓你持續燃脂,增肌減脂的主要原因(相關閱讀??降體脂,出線條,力量訓練更有用!)
大家還記得嗎,所有被試在研究過程中可都是被限制了活動量的,也就是說,在什么運動也沒有的情況下,Martin Wang通過大吃大喝,不但沒有囤積太多脂肪,反而增長了幫他消耗更多熱量的肌肉……
科學家認為,是基因決定了Martin Wang的身體,在大量進食后,通過增長肌肉來消耗掉多余的熱量。這得是多少人渴望擁有的基因啊……
另外,實驗過程中還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為了吃到被要求的足夠熱量,很多被試都選擇了巧克力、奶油、糕點等高密度熱量食物,他們表示,這些食物體積更小,熱量更高,可以相對比較輕松的達到高熱量要求,而這些食物正是我們減肥時的大忌!
進食過程中,有幾名被試無論如何都吃不到足夠熱量,一旦吃多就開始嘔吐,這可能是身體為了阻止過度進食,而作出的自然防御反應。
即使不允許做額外運動,攝入過多熱量的被試,還是會無意識的增加一些身體動作,而這種反應可能也是身體為來消耗熱量而作出的自然反應。
2/體重多少,天注定?
既然飲食、運動,都不能完全決定我們的胖瘦,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決定體重的關鍵?我們的體重真的是天注定的嗎?
這個問題,其實在討論節食減肥時,我已經提到過了:你的大腦和身體,才是決定你體重多少的關鍵!
沒錯,每個人的體重都是被設定了一個所謂的“正常體重”值的,無論你覺得自己是胖是瘦,大腦都認為那個“設定值“才是最正常的,然后努力調節身體已以保持這個體重,即使你通過大量進食變胖,或者通過不吃飯變瘦后,身體還是會堅持不懈地恢復到以前的狀況。
我們曾經說過,節食減肥會失敗和反彈的主要原因是,身體為了保持體重不變,自動調整了和體重相關的激素分泌,讓你成為少吃也不會瘦,甚至少吃都會胖的體質。(相關閱讀??節食,讓你更容易變胖!)
而很多數據也表明,胖人即使通過減少食物攝入,短期內瘦下來后,大腦也會一直處于半饑餓時的狀態,讓你有一種總覺得自己沒吃飽,并且想要多吃的欲望……很多節食的人最后都有暴飲暴食等飲食失調的問題,也主要是因為此(相關閱讀??你的食欲,你不做主——暴食開始于節食)
胖人如果通過少吃來減肥,不但見效差而且總覺得吃不飽,這是大腦想要讓你恢復原來體重的方式之一。而這,就和瘦人在吃多后,身體會覺得惡心想吐,并產生抵抗一樣,都是我們的身體,在我們決定改變體重時,所作出的抗拒反應。
3/什么決定著我們的設定點?
首先說,我們每個人體內的基因或說身體機制(基因、環境、甚至是腸道里的菌群),是決定著你體重設定點的關鍵,而一但穩定在某個設定點后,想要再次改變這個值,真的是非常困難的。(相關閱讀??吃屎,就能瘦?!)
那么體重的設定點會受環境或其他行為模式的影響嗎?科學家試圖從孩子身上找到答案。
實驗簡介
倫敦大學的Jane教授,通過觀察已經吃飽飯的兒童對于美食的反應,來試圖研究為什么有些人吃飽了卻還是會繼續吃這一現象。
實驗結果表明,吃飽飯后,面對提供的美食,不同孩子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
有些孩子在吃飽后,仍然繼續吃著面前的美食,大腦似乎忘記了自己剛剛已經吃飽這件事;而另一些孩子,很容易就抵制了美食的誘惑,當他們吃飽后,他們對任何美食都不感興趣了,即使同桌的孩子正在旁邊大快朵頤,他們也并不想吃東西,甚至把盤子推到遠處。
事實上,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朋友,我們也不難發現,天生瘦的那些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似乎從來就沒有過發胖的苦擾,而那些不停減肥著的胖人們,小時候似乎也總是一直在吃的……
科學家認為,除了和基因密切相關外,飲食習慣和行為模式,也是決定你體重的關鍵,而這些習慣,其實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建立了的。
瘦子的身體和大腦對于熱量和食物有很好的反饋機制,一旦吃夠量,就會立刻停止多余的進食。而胖子的身體和胃口卻適合更多地取決于提供的食物多少,即時身體已經吃了過多食物,大腦也經常會忘記這件事……
瘦子的身體對食物和飽腹感有良好的反饋機制
胖人往往不容易有飽腹感
4/關于脂肪的那些事兒
基因及行為方式是決定我們的胖瘦的根本,而脂肪細胞的大小及多少,則是決定我們胖瘦的表象。
順帶一提,肥胖是由于脂肪細胞變多變大導致的,而人體的脂肪細胞數量只能增不能減,也就是說,如果你長時間過度進食,增長了脂肪細胞數,那么脂肪的數目一旦增多,就再也不會減少了。即使你變瘦,你也只是讓你的脂肪體積變小,卻不能減少他們的量,這也就是為什么一旦你重新開始多吃,就很容易胖回去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我們的脂肪細胞數量,在兒童及少年時期增長的更快,所以如果你小時候比較胖,的確長大后繼續胖的風險也更高。而那些天生的瘦子,基本也就是從小到大沒有胖過的。
至于為什么我們的脂肪數量只能增,不能減,我個人認為,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最優方案。
人類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并不能吃飽,所以脂肪作為機體內置的應急干糧,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身體里的脂肪越多,相對活下來的可能性也越高。也就是說,那些能更好地儲存脂肪的人自然更容易生存下來,并把基因傳給他們的后代。
于是那樣的年月里,讓人和嬰兒變得更胖一些成為最基本的生存法則。一代代的基因相傳就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人都非常容易累積脂肪,因為我們祖上都是活下來的人,而更多的脂肪,代表著活得越好!
5/天生胖瘦?逆天改命!
最后,我們來說說天生胖瘦,是否還能改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雖然設定點是主導我們體重的關鍵,但是身體的設定點并不是完全不可更改的,不然豈不是所有的胖瘦都是天注定,無論吃還是運動都沒有用了嘛?
以前我們提到過,胖人可以通過抗阻訓練來提高基礎代謝并改變身體的激素分泌,讓你成為易瘦體質,另外,運動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改變與脂肪和肌肉增長相關的基因表達(相關閱讀??天生就胖?好好運動,逆天改命!)
而同樣的,瘦人想增肌變胖,同樣可以通過運動和鍛煉,來改變體質和部分(肌肉的)基因表達。(相關閱讀??吃不胖的人,你們錯在哪?)
也就是說,即使上天注定了你的體重,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