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文件已經告訴我們,不要想著灌水了,也不要想著讓人代寫,要踏踏實實地做科研,這個時候,用好工具,增加科研效率就變得尤其重要!
科研者之家(HR)的AI寫作助手讓很多同學放下了對SCI寫作的恐懼,甚至還寫上了癮。比如摘要要寫“嘔吐是臨床腫瘤化療的一種常見副作用”這句話,直接選擇Abstract模塊,獲得結果:Polyneuropathy is a frequent and potentially severe side effect of clinical tumor chemotherapy. 甭說了,比自己寫的還好,Polyneuropathy 替換成Vomiting,完工!
但是使用AI寫作助手前,需要先知道你要寫什么,再輸入關鍵詞或短語來獲得發表級的表述方式。如果你并不了解論文的寫作邏輯,那即時獲得了發表級的表述方式,寫出來的論文也是零散的。
那么,就沒有一個工具,可以既讓大家在寫作過程中清晰邏輯順序,同時讓大家先行獲得語料呢?
好在,科研者之家太貼心,就在昨日,其上線了新工具“場景寫作工具”!。
打開場景寫作工具的界面,還是非常清爽,頂部即展示多達20個寫作場景的按鈕,需要寫什么就選擇什么,第一排包括了論文主要的部分,包括摘要,背景,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這個可以和AI寫作助手呼應起來。
這里的語料和AI寫作助手的語料區別在于,前者是模板化的例句,后者是已經發表的SCI論文的表述方式,前者主要是虛詞,結構性的,后者是帶有實詞的具體應用。
更重要的是,場景寫作工具中細分場景的順序就是經典的寫作邏輯順序,可以幫助同學們避免漏掉要寫的點(有點打怪的感覺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準備要寫introduction的第一句話,首先選擇場景寫作工具里的“寫背景”,右側寫作框里顯示出了這個部分寫作的一般注意事項,大體上是成“倒三角”。同時,左側導航欄告訴我們經典的背景部分需要表達哪些細分場景,從上到下地一步步寫,分別有哪些模板例句可以參照,也都顯示出來了。
從場景寫作工具看,寫背景的第一步,是要先說明學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套用場景工具里的例句,也可以想一句說明學科重要性的句子,在AI寫作助手里搜索。一步步下來,這文章的邏輯就會很清晰。
以潰瘍性結腸炎為例,首先要講這個疾病的重要性,瀏覽一下,發現很多句子可以套用。
同時你也可以使用AI寫作助手對應的introduction模塊查找描寫這個疾病的嚴重性或重要性的句子。
比如就輸入“潰瘍性結腸炎 嚴重”,
很容易發現,這句話很貼合:
以上是最簡單的交叉使用的栗子,總之以上2個工具配合使用,可以在原來寫作助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寫作效率。從科研者之家工具的排布來看,以上兩個工具也是杠把子。
以下是AI寫作助手的回顧:
寫一篇SCI論文需要查閱大量文獻,沒經驗的科研小白只能參照文獻里的英文描述,然后模仿,修改,化為己用(俗稱東抄西抄)。
但是,用pubmed搜只能搜到標題,用web of sci可以勉強可以搜到摘要,但一篇文章有那么多部分,其他部分就只能老老實實下文獻來看了...
這也是為什么廣大碩博每到寫文章就特別痛苦的原因:憋不出來!耗時耗力!
那么,如果能夠提高效率,讓文章的每一部分的“語料”都能源源不斷地撲面而來呢?
由于數據在不端的實時更新,相比之前的100多萬,目前網站收錄的語料已經突破了驚人的3000萬!
也就是說,這個數據庫里目前有3000萬條已經發表的SCI句子,被分配到論文的各個模塊,要寫哪一部分,就選哪一個模塊,輸入關鍵詞,立刻獲得想要的句子.
界面極其簡單!
論文各個部分都放在了左側導航欄,寫哪一步分就選哪一部分。
使用方法也極其簡單,只要三步:
舉個栗子,比如我現在想寫一篇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前景”的文章,準備寫標題了。
第一步:
選擇對應模塊,選擇Title
第二步:
輸入框里輸入“腫瘤” “免疫治療” “前景”,三個以空格鍵隔開,或直接輸入這段話,網站支持中英,你也可以把以上關鍵詞換成英文或混搭輸入。
第三步:
直接單擊匹配多的英文,該內容即被黏貼到寫作區,在此就可以修改了。
比如,我們發現第三條和我們想要的意思很類似,那么直接就點擊“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mmunotherapy for glioma”
修改調整:
內容主體有了,那么接下里就變得簡單多了,如果你研究的是肝癌的免疫治療前景,那么就直接把“glioma”改為“liver cancer”
于是乎,你文章的title就出來了,你根本都不用絞盡腦汁去想:
很多人會擔心到底這個title權威不權威,這個網站貼心地提供了語料的來源,直接點擊“語料來源”,以上題目來自以下這篇文章。
大家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發表在2018年的immunotherapy上,通過科研者之家另一個期刊查詢模塊。
可以很容易查到該期刊3分+,各項期刊數據包括影響因子,歷年接收量,自引率,國人占比也一目了然啦
這下放心了,title參考自一本3分+的SCI哈,
可以愉快且有底氣地和老板交差了!
title搞定了,就順著左邊的導航欄一個個選擇后寫下來:
Title(標題)
Abstract(摘要)
Keywords(關鍵詞)
Background/Introduction(背景)
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和方法)
Results(結果)
Discussion(討論)
這個網站甚至連Figure legend都有,真是太tm貼心了
總之,這是一個拯救億萬一寫文章就掉頭發的科研神站!
記住這個網站:科研者之家!Home for researchers ,抬頭寫著大大的Use your wisdom, keep innovating and never stop boosting your efficiency!說白了,就是做科研要用腦子,要知道創新,永遠不要放棄提升科研效率!講的太tm有道理了..
www.home-for-researchers.com
(電腦端打開吧,寫文章哪有手機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