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珠海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強化產業要素供給以及附則4個部分,核心政策條款共12條,旨在推動我市快速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天空之城”。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干措施》適用于主營業務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及大、中、小、輕、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整機研發制造、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低空飛行與保障、商業運營等的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或機構。在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重大項目落戶及增資擴產、支持適航取證、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降低低空經濟企業試飛成本、支持低空經濟會展活動等五項具體措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針對適航取證時間長、難度大、投入高的特點,我市將對在本地生產經營的航空器產品予以分類分階段獎勵支持。每家企業每年度獎勵金額不超過2000萬元。”同時,針對企業試飛成本較高、本地試飛場地使用率較低的問題,《若干措施》提出,對在本地的飛行測試場地開展試飛、測試、驗證等活動的低空經濟制造企業,按照實際試飛服務費用的30%予以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此外,支持“中國航展”專門設立珠海館,集中展示本地低空經濟企業。鼓勵本地低空經濟企業或機構參加“中國航展”“亞洲通航展”及國內外航天航空主題展會,對其參加展會的展位費予以不超過3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參展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在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方面,主要包括支持開設低空貨運航線、支持開設低空載人航線、拓展多領域應用等三項具體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對經審批在本地新開設低空無人機貨運航線的低空經濟企業給予補貼:輕、小型無人機按照30元/架次、每家企業每年度不超過300萬元給予補貼;中、大型無人機按照90元/架次、大型無人機單次飛行距離超過300公里的按照300元/架次、每家企業每年度不超過500萬元給予補貼。對經審批在本地新開設eVTOL載人航線并商業化運營(公開售票)的低空經濟企業給予補貼:空中觀光游覽類補貼100元/架次,市內交通類補貼200元/架次,城際交通類補貼300元/架次;對經審批在本地新開設無人機跨境客運航線并商業化運營(公開售票)的低空經濟企業,按照400元/架次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獲得該項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在強化產業要素供給方面,包括支持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低空經濟要素保障、支持低空經濟人才集聚、創新低空經濟金融服務等四項具體措施。《若干措施》明確,將支持有條件的區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測試場或eVTOL、大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樞紐起降場。優先支持低空經濟企業經珠海渠道申報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支持低空經濟企業人才申報“珠海英才計劃”,落實住房、醫療、戶籍、子女教育等待遇。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鼓勵各區出臺低空經濟協同配套政策。據介紹,該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聲明:本文分享僅供學習交流,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歡迎提供寶貴意見,請留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