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為了偷稅漏稅,不然還能是什么。
(提醒一下,稅收對國家來說是收入,對企業就是成本,企業想減少成本增加利潤,偷稅漏稅是重要的手段,多賺的錢歸老板,不歸員工,財務也是員工,所以做小賬只能是老板的要求,財務最多算執行者。)
老板讓財務做假賬,賺了錢歸自己,財務只拿勞動者的薪水,卻要承擔經營者的風險,當然不情愿。
不干又可能會丟工作,做還是不做,就是成了擺在財務人面前的永恒難題。
題主公司財務的解決辦法是甩鍋,向業務甩鍋。
要知道做賬本質是記錄企業的經營行為,實務中財務不會主動干預業務活動,給什么單據做什么賬。主要目的分清責任——你干事我記錄,好事壞事我不管,只管記錄。
(這么做有利有弊,好處是責權分明,壞處是業財無法融合,長遠會影響財務綜合管理能力)
題中的財務是這么想的:公司100個門店,平均月收入50萬,合計5000萬,老板想逃稅,收入只反映十分之一,就是500萬,這個不難,難的是鍋誰背?
解決辦法是讓各家門店自己報賬,50萬報成5萬,100家匯總上來就是500萬了。萬一事發就往下面甩:都是下面自己報的數字,我這邊只責任統計匯總。
最后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如果照做,門店和會計各自的責任有多大?
門店方面,個人以為問題不大(前提是不涉及發票問題),因為這是公司行為,門店又不是會計,處罰都無從下手。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要求總部出文件,當然肯定也沒人理你。
會計方面,甩鍋沒什么用,門店實際流水有50萬,報上來5萬的賬,說你不知道誰信?也就是自我安慰一下。
其實現在的金稅系統加大數據分析,這種假賬基本沒什么用。以前是收現金,現在都是網絡支付,把賬戶流水一拉什么都清楚了。現在沒找你是因為任務完成了,忙不過來,懶得理你。
至于用什么方法這里不說了,不能教人學壞,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瑞幸的案例(雖然是做增量,但增減手法是相通的),我覺得他們家造假水平還是很高明的,如果不是刻意被針對,正常檢查流程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