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國 hdavchina.com】 微信公眾平臺回復“網站”,即可快速進入影音中國網手機版, 最新影音資訊一睹為快!
一年一度,“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昨日如期于上海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綜合性消費電子展,AWE側重家電(黑白電、智能家居)及周邊產品/技術的曝光。今年的展會,規模較往年有所擴充,共有W1~W3和E1~E7計10個展區,影音中國駐上海編輯在展館奔波一天后得出結論:要想認認真真看完所有展館,參與體驗,需要有一定耐心和體力支撐。那么有沒有捷徑呢?有!
AWE從昨日起,至本周日(11日)結束,因此我們還有兩到三天的時間可以去參觀。如果是公共交通抵達,可以在上海地鐵7號線的終點站——花木路站下車,自2號口出,直接進入嘉里中心(商場)的地下層。再由商場自動扶梯上地面,就正對著展館入口。
記得在入場處拿“參觀指南”,上面有參展商名錄和每個展館的平面圖。這份平面圖能夠讓我們直達自己想去的品牌/廠商處,因此對提高觀展效率,相當有幫助。
影音中國駐上海編輯給出的建議是:
從花木路進場后,首先可以看W館。這也是本次展會的重點,在W1和W2,可以分別關注:TCL、海信以及索尼、飛利浦、康佳、創維、夏普和京東。因此,W2館其實是重點中的重點。W3館的科技公園齊聚不少智能硬件的初創公司,如果你對這一領域感興趣,不妨也去看一下。
相比之下,E館主要是白電和小家電,與我們行業的關聯度不高。不過在E5長虹展臺,可以看到他們的電視機和激光電視產品。我專程去了E6,想看看在CES上已不再展示家電產品的松下,會有什么“動靜”,可惜遇到高圓圓入場,場館被封鎖。不過,E7海爾館(它獨占一個館)倒是值得一看的,下文我們會提及。
作為綜合性消費電子展,影音領域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電視機等顯示設備的新品和新技術展示。從實用角度出發,4K電視如今已成標配,也是未來各大品牌銷售的主力。與此同時,8K和“卷土重來”的OLED電視也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畢竟這才是品牌實力的展示。
索尼帶來了最新一代的產品,包括今年剛剛在CES上亮相的X9000F和旗艦的OLED電視。
77英寸旗艦OLED A1系列
55英寸的A1系列,從側面可以看到它有多薄,如果是臺式安置,還需要有個支撐架來輔助
在今年CES上亮相的X9000F液晶電視新品,4K HDR,支持Dolby Atmos和DTS:X
與索尼比鄰而居的,是曾和它一起開發過DVD、SACD、藍光格式,但也在VHS/Beta和DCC/DAT等其他規格制定上打得“你死我活”的飛利浦。不過,如今飛利浦專注于品牌輸出,其電視機和顯示器產品,都歸臺灣冠捷運營。
飛利浦展示的8K電視
搭載P5畫質增強引擎的OLED電視
流光溢彩,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根據電視畫面切換,提供近似光線的背景燈
49英寸超寬屏(32:9)的商用顯示器,如果用來打游戲的話……
被富士康收購后,以其子公司面目出現的夏普。與索尼和飛利浦這樣面向大眾消費的展示有所不同——它顯然更專注于商業應用。在現場可以看到,它的8K產品將目標消費群限定在財產交易、車聯網/交通安全等領域,強調“8K生態應用于8大智能生活”。確切來說,就是通過8K超高分辨率和5G(尚未商用的新移動通信格式)組合,在商業應用上提供解決方案。
以富士康下屬企業面目出現的夏普
不同屏幕顯示技術的對比,居中是夏普8K液晶電視
電視機或綜合消費電子品牌參與體育營銷,是有慣例的。海信這次主打的,就是2018世界杯的冠名營銷。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海信專注高端電視的ULED產品悉數登場。
ULED作為液晶電視的技術組成部分,它最大的亮點在于,背光源是分區控光的。怎么說呢?液晶電視是被動發光的,它依靠背面的背光模組發光來展示明暗。通常情況背光模組整屏啟動,畫面有亮的區域,有暗的區域,但同一組模組,既要做到很亮,又要實現極暗,是很難兼顧的。通過分區控光,就能夠在不同的區域里實現獨立的控光,這樣便提升了畫面的對比度。
1056組背光分區控制的U9世界杯限量版電視
似乎是被智能音箱的鋒芒所掩蓋,最近我們是不是已經忘卻原來電視機也是自帶智能控制的
OLED、4K、AI交互,這些電視功能在AWE上算是相當普遍的。可能就是基于這個原因,長虹選擇了在CHiQ系列產品中加入了些許藝術元素。
CHiQ Q5R,搭載JBL音響、AI UI,能夠進行語音交互之外,它其實還融入了施華洛世奇元素。
居中下方的電源顯示,這個圓環是以施華洛世奇水晶打造的,用戶甚至可以將它取下作為個性掛飾使用
支持語音交互、人工智能的Q5K,同時獲得了Dolby Vision的認證
TCL在AWE之前剛剛發布了春季的新品,其中包括X5原色量子點電視、C6新劇院電視和P5超薄新曲面電視。
C6是搭載Dolby Vision HDR的機型,底部Sound Tube造型、由哈曼卡頓提供的音響,是個特色
主打客廳市場的X5原色量子點電視,同樣Dolby Vision HDR
去年上市的X6,強調私人影院的音畫合一
創維展示了去年推出的天幕G9 100英寸4K LED電視
康佳8K分體電視
如前文所述,4K已經成為電視機的主流配置,而8K和OLED將是下一個即將爆發的“風口”。
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4K電視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41%,較2017年增長6%,其中中國市場則接近60%。市場調查公司IHS Markit也指出,2015年4K在60英寸或更大尺寸電視面板市場的份額為60%,2016年增長到85%,2017年增長到96%,2018年預計將躍升至99%,以壓倒性份額取代Full HD產品。這與我們在展會上看到的情況,是趨于一致的。
此外,稍早前友達光電產品業務負責人廖唯倫表示,65英寸及以上尺寸8K電視的普及率將在2018年開始增長,到2020年達到10%。他預計從今年開始,8K電視將逐漸取代4K,成為60英寸或更大尺寸電視市場的主流??磥恚皟赡瓯徽J為是“高端”的8K,將從“概念”一步步走向現實。
家庭用顯示設備中,平板電視無疑是最主流的選擇。不過近年來激光電視也逐漸開始占據客廳,其所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AWE中,影音中國駐上海編輯找到了3個品牌的激光電視產品,雖然數量上與平板電視相比較為懸殊,但依然有它們各自的特色。
不愧是大廠,海信為自家4K激光電視留下了寬敞的視聽空間,100英寸和88英寸兩款產品,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海信4K激光電視展示區
L6系列,100英寸的4K機型,搭載VIDAA智慧電視系統4和哈曼卡頓音響
長虹的展示方式比較特別,不僅有專門的激光影院,還花費一番心思做了個3塊屏拼接的激光電視游戲區。
長虹CHiQ激光影院,現場搭配了安橋的音響
用這個模擬設備玩賽車游戲一定很爽,3塊100英寸大屏拼接
湊近來看,原來是3臺長虹激光電視在工作
新興互聯網品牌極米是少數參加AWE的激光電視品牌
毫無疑問,智能家居是當下的熱門話題,道理也很簡單——它“跨界”。從智能電視、智能音箱到智能化的白電產品,比如通過語音來控制冰箱、熱水器、空調的操作。這里不僅是家電品牌/廠商的必爭之地,也是渠道商不肯放棄的地盤。對后者來說,它掌握了產品連通的通路,無形中對具體的產品有了“主導權”。
在W2館,京東占據居中一大片區域,于打造家電體驗店的同時,專門辟出智能家居體驗區和影音娛樂體驗區。而我們對智能家居的探索,就從這里開始。
類似客廳的影音娛樂區,你可以看到長虹激光電視、智能音箱,甚至還有空氣凈化器和加濕器等等。且慢!它們擺在一起的原因在于,這就是所謂的“JD Alpha智能服務平臺”,用來實現包括音響、電視、冰箱等設備的互聯互通。而且作為渠道商,它主打的是跨品牌連接。通常情況下,消費者會買A品牌的激光電視、B品牌的智能音箱、C品牌的空氣凈化器,好,現在只要一個App,就能完整操控所有的家電。
京東的影音娛樂區
京東自家的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因為具有語音交互功能,于是成了天然的智能家居入口,這就難怪京東會愿意直接介入其中,而不僅僅是以零售商的身份出現
這種交互式的機器人,在本次AWE上也有較多曝光
這是聚焦于個人健康領域的智能設備,電子血壓計、體重秤、血糖儀等等
智能家居,或者說更大范疇的AI(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擁有強大的實力。在騰訊叮當的展臺上,可以看到覆蓋汽車、電視、耳機、音箱、機器人和手機的AI產品。通過AI技術與家電的結合,讓消費者用語音來控制家電,實現人機交互。
通過語音控制來獲取資訊,或者進行運動提醒,再就是語音點歌等
妹子直接通過語音來遙控長虹電視機,實現對收視節目的切換
走進海爾的展館,可以看到Haier Logo和Smart Home并駕齊驅的現象,從中也能看出海爾對智能家居的重視程度。而在現場,除了于白電中應用到的智能聯動/操控,我們也找到了些更具前瞻性的“發明”,雖說技術上還不夠成熟,但科技感十足。
通過攝像頭掃描消費者,再將不同的服裝虛擬“套”入前者身上。這是通過電視機顯示的“虛擬衣柜”,不過技術還不太成熟
智能化的衛生間,對著鏡子(同時又是屏幕)說出“打開熱水器”,系統就會完成操作并在屏幕上“答復”消費者
應答機器人,配備大屏,可以通過語音或屏幕的交互操作來進行智能家居的設置。不過26萬的售價,相信會嚇退一大批消費者
我差點以為海爾已經放棄了電視機業務,后來才意識到,它不再跟人強調畫質等技術因素(或者說也確實沒什么能拿出來說的),但它把目光投射得更遠,那就是將它作為家庭交互的載體,比如這樣的智能操控界面
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絕對有后發優勢。正如《華爾街日報》名為《為什么說美國可能在AI競賽中敗給中國》一文里表達的那樣,中國互聯網公司持續增長的投入、人口基數帶來的龐大數據庫以及較美國而言,更易獲得的大數據,都將令它趕超目前在技術上更具先進性的美國。雖然大數據的獲取,存在著明顯的道德隱患(個人隱私的保護以及由機器替代人類做出判斷引發的爭議)。
回到具體的應用層面,智能家居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我們操控家電的方式,無論是集結在iPad等移動終端上進行一體化操控,還是更為簡單、但目前識別率較低的語音操控,都帶來便捷和更具吸引力的操作模式。
當然,要想實現真正無縫連接的智能家居,相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相比前兩年,這方面的進步,尤其是語音識別技術日臻成熟后帶來的便利,是完全看得見的。相信在最近的一兩年里,這個領域會有爆發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