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是人們睡眠時的常見現象,很多人誤以為打鼾就是“睡得香、睡得沉”,并不覺得這是一種病,其實打鼾背后可能隱藏著不小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鼾聲如雷并不是睡得香
在30~60歲的普通人群中,44%的男性和28%的女性有打鼾現象。打鼾,在醫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鼾癥”,可分為單純性鼾癥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單純性鼾癥:就是人在睡眠時,打鼾的聲音大,但是不引起明顯的缺氧癥狀,呼吸通暢,不導致憋氣。
如果是單純的打鼾,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只影響枕邊人的睡眠質量,真正危險的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引起的,它潛藏著疾病風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就是人在睡眠時,反復出現呼吸暫停或者是低通氣,一般表現為打鼾聲音大,人會有憋氣窒息感,反復出現的的呼吸暫停會導致人體缺氧,造成血液中氧氣含量顯著減少,全身的組織細胞缺氧,久而久之形成低氧血癥。
打鼾的危害,比你想象的更嚴重
很多人覺得,不就是男人愛打鼾,怎么可能是病?真相卻是,打鼾的人心腦血管有危險!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心血管疾病關系密切,甚至是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率失常、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如果大腦長時間處于缺氧、低壓狀態,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此類患者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8%,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開展的一項1.4萬人的橫斷面研究發現:打鼾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對于我國中年人群來說,夜晚熟睡時呼嚕打得越頻繁,鼾聲越大,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風險就越大。與不打鼾者相比,每周打鼾6~7次、3~5次、≤2次的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風險分別增加93%、84%、37%。
打鼾導致的頻繁缺氧也會導致血管壁損傷,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引發心肌梗死。我國的一項入組2909位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和2947位無心血管疾病者的研究顯示,每晚都鼾聲大作的人與安靜睡覺的人相比,心梗風險增加77%。而每周睡覺時打鼾多于3次的人,心肌梗死發生風險是睡覺安靜者的2.7倍。
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程度越重,發生腦卒中的風險越高。研究發現,約13%~44%的卒中發生在睡眠中。
打鼾是病,要重視更要治療
如果有長期打鼾情況的朋友,最好到醫院做一次睡眠監測,明確是單純性鼾癥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再對癥治療。
如果是前者,我們可以采取溫和的方式進行緩解:
01
減肥和戒煙限酒
體型肥胖容易造成氣道變窄,是導致打鼾的罪魁禍首之一,煙酒既是帶來肥胖的原因,也是導致咽喉部的肌肉更松弛、氣道變窄的原因,所以減肥時別忘了戒煙限酒,可對治療打鼾事半功倍;
02
側著睡
仰臥時會加重咽腔狹窄的癥狀,更容易打鼾,所以在睡覺時不妨調整為側臥;
03
別用高枕
睡覺時枕頭不能太高,一個拳頭的高度即可,能保持下頜稍微揚起,緩解打鼾。
如果不幸成為后者,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目前有三種治療方式,具體如下:
01
戴睡眠呼吸機
無創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是成人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首選和初始治療手段。
02
牙托治療
睡眠時放在口中的牙托可將下頜、舌根向前拉,防止舌根后墜,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03
外科手術
通過手術,切除口鼻咽喉部不重要的過剩組織,比如扁桃體,擴大咽部呼吸通道,使呼吸變得順暢。
打鼾不是小問題,如果枕邊人鼾聲如雷,正確處理方式不是推醒或分房睡,而是應盡快到醫院睡眠中心就診,評估其嚴重程度,明確是否需要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整治指南( 2011 年修訂版) [S].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1( 35) : 9 -12.
[2] Punjabi NM. The epidemiology of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roc Am Thorac Soc, 2008, 5: 136-143
[3]黎潔.打呼嚕警示多種疾病危險[j]中國中醫藥報,2014,3:12.
[4] 夏艷杰,周龍,李瑩,等. 打鼾與高甘油三酯血癥關系的橫斷面研究. 中國循環雜志, 2019, 34: 85-89.
[5] 蔣蘭. 懸雍垂腭咽成形術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J]. 中華現代眼耳鼻喉科雜志, 2003, 28(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