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有什么東西是心血管患者不能碰的?吃肉、喝酒都不是,只講適度即可。但是有一樣是絕對不可以的,就是吸煙。
吸煙對心血管的危害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大家都克制不主動去吸煙,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項很多人每天都會接觸,在無形中給心臟血管造成傷害而不自知的「二手煙」。
二手煙可不止是嗆嗓子
二手煙與直接吸煙有什么差別?
我們常說心血管患者要禁止吸煙,更多的是強調一手煙,也就是吸煙者在煙草制品燃燒時直接吸入人體的煙霧(主流煙)。而我們今天所說的二手煙,也叫稱環境煙草煙,既包括吸煙者吐出的呼出煙霧,也包括從紙煙、雪茄或煙斗中直接冒出的側流煙,也就是指吸煙人所呼出的氣體和香煙本身燃燒時煙霧的俗稱。
單從成分上來說,二手煙和一手煙幾乎沒有差別,其中包含4000多種有害物質,有60多種與癌癥有關,如我們熟知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但是由于吸煙的過程中,常常燃燒不充分,這就導致側流煙的釋放量增加,可導致二手煙中有害成分含量比一手煙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如一氧化碳,分流煙是主流煙的5倍;焦油和煙堿是3倍;亞硝胺(強烈致癌物)是50倍[1]。
但這并不代表吸二手煙比吸一手煙危害大,因為一個人在吸煙時,吸入體內的是一手煙和二手煙的混合物,而且暴露于二手煙的時間更長。
二手煙吸多久就會產生危害?
雖然WHO給出了二手煙的定義,即每周至少1天以上吸入煙草煙霧大于15分鐘,但與其他有毒物質不同,二手煙其實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也就是說只要室內有人吸煙,哪怕只在其中暴露一分鐘也會對身體產生危害,當然二手煙濃度越高、暴露時間越長對身體危害越大。
煙草煙霧既然是通過呼吸進入人體,那么煙草對身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呼吸系統。WHO指出,二手煙可使肺癌發生風險增加20%-30%,另外二手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還與哮喘、胰腺癌、肝癌、膀胱癌、結腸癌、宮頸癌等有相關性[2-3]。
所以,二手煙可不僅僅只是嗆嗓子這么簡單。
二手煙對心臟血管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眾所周知,吸煙和二手煙可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對心血管的損傷一點都不少。
一項歷時20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被動吸煙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為1.45-1.57,幾乎為輕度吸煙者(每天1-9支)的兩倍。而且心肌梗死的危險與二手煙暴露的嚴重程度相關,每周暴露于二手煙較少的患者 (1-7小時/周)其發生心肌梗死的相對危險為1.24,被動吸煙較多患者(超過12小時/周)為1.62[4]。
那么,二手煙是怎么影響心血管疾病呢?
No.1 二手煙可加速冠心病進程
煙草不完全燃燒可產生一氧化碳,可使紅細胞攜氧能力顯著下降,以致于動脈血管內皮缺氧、代謝障礙、脂質沉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煙草燃燒釋放的有害物質可使血清中一氧化氮產生減少,影響血管內皮的舒張功能,同時一氧化氮還可以影響炎癥反應、白細胞粘附、血小板聚集,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尼古丁可導致血脂升高,而高血脂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另外被動吸煙還可導致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增加,促進血栓形成。所以,二手煙可導致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被動吸煙者25年內冠心病風險增加25%-30%[5-6]。
No.2 二手煙可導致心律失常
煙草燃燒產生的尼古丁可增加心臟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還可直接使心肌應激性增強、傳導速度減慢,從而誘發心律失常;吸煙所產生的一氧化碳與血液結合,會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心電不穩定、副交感神經張力下降,易產生各種心律失常。有研究顯示,吸煙和二手煙較非吸煙者心律失常明顯增多,多以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房性心動過速、房顫、室性期前收縮居多。
No.3 長期接觸二手煙可使血壓升高
二手煙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腎上腺大量釋放兒茶酚胺,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有長期吸入二手煙可引起小動脈持續收縮,導致小動脈平滑肌變性,血管硬化;除此之外吸煙可使動脈粥樣硬化,也會導致血壓升高。有研究表明:被動吸煙會使高血壓的風險增加13%-17%[7-8]。
此外,吸煙還與心力衰竭、腹主動脈瘤、外周動脈疾病、中風、短暫腦缺血發作等息息相關。
有人曾說,心血管患者吸煙等同于追逐死亡。但是也有很多自己不吸煙,生活習慣也很好的冠心病人,那就看看您是不是常常暴露在二手煙的環境,二手煙的傷害不比主動吸煙小,也要遠離。一人吸煙,多人二手煙,而且二手煙在年輕的群體(如兒童、孕產婦)中能造成更大的危害。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請拒絕吸煙,至少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同時也對二手煙說“不”。
參考文獻:
[1]侯繼洲, 張秀俠, 葛敏等.淺談二手煙的危害[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 05(009):138-139.
[2]韓寶惠. 2007年NCCN關于NSCLC指南的新改變[J]. 循證醫學, 2007(02):119-120.
[3]朱廣苓. 吸煙可帶來多種癌癥[J].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18, 000(011):10-11.
[4] Teo K K , Ounpuu S , Hawken S ,et al. Tobacco use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in the INTERHEART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 2007, 368(9536):647-658.
[5]Mattias, ?berg, and, et al. Worldwide burden of disease from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192 countries[J]. Lancet, 2011.
[6]Brent E. Faught, Andreas D. Flouris, John Cairney.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Associating 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Inflammation & Allergy Drug Targets, 2009, 8(5)
[7]趙菁, 何飛, 胡大一,等. 被動吸煙人群特征及對心率變異性、心率和血壓的影響[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3.
[8]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void smoky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your heart. Science Daily, 3 May 2019.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5/190503080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