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生家庭究竟有何影響?
1、原生家庭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我們生下來為人子為人女的家庭,當我們自母體生下來后,我們就自然成了原生家庭的一份子。
原生家庭是個體最初成長和學習的環境,也與個體的情感表達、行為模式、依戀風格以及親密關系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從家庭系統理論的角度來看,在原生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自我分化水平、慢性焦慮情緒以及成員間的關系模式等因素都會對個體的身心發展乃至今后的親密關系造成巨大的影響 。
2、原生家庭對婚姻關系的影響
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邁入另一個生命發展階段的開始,夫妻所面臨的不只是身份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許多關系及生活形態的轉變。
當兩個低分化水平的個體準備或開始建立自己的婚姻關系時,原生家庭的影響就開始凸現出來。
若以 Satir的看法,當兩個具有不同家庭背景、想法、經歷、生活習慣的人步入婚姻生活,彼此會帶著各自從原生家庭習得的溝通姿態與對方互動;
尤其當雙方因意見不合而產生爭執時,使用不同的溝通姿態便會造成不同的結果,互動關系及婚姻滿意度也會受到影響。
3、原生家庭可能帶來的傷痛
許多的傷害是來自原生家庭,而且其影響不只是「過去式」、許多還是「現在進行式」,只是并不見得所有的人都會意識到這些傷痛對自己生活上的諸多影響。
我們所從屬的原生家庭原本是要提供生存的一些必要資源,包括庇護、安全、愛與歸屬,然而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完整提供這些資源,有些家庭甚至讓子女感受到傷害。
不少研究表明,遭受更多種類兒童期創傷者,其在成年階段也更有可能受到多重傷害。
導致在很多年后,父母在等我們道謝,而我們卻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
和父母和解也許是漫長的旅程,和自己和解更是一生的課題。
“我們所受到的原生家庭的罪與罰最終化為了我們背上的石頭,每個人背著的石頭或大或小,或輕盈或沉重,但我們都得承受著重量在人生的旅途前行。
當我們學會接受這重量,笑著告別童年那個脆弱的自己時,我們就能獲得前所未有的力量,背上的石頭不再是負擔,而會是通向榮耀的墊腳石。”
好啦!那么本期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平日里可以多運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觀察世界,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