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人群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腦供血不足。原因在于中老年人的腦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較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機能逐漸下降,因此只要供血發生輕微的變化,就會明顯影響腦血流量,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目前,腦供血不足的發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年輕患者出現腦供血不足多數是因為頸椎壓迫引起。
大腦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給,所以血液供應足夠,大腦才能正常活動。大腦血液流量一旦減少,腦細胞的供氧功能也隨即減少,腦組織只要缺血10余秒鐘,就會引起大腦的功能性變化,因此,保持連續不斷的、充足穩定的血液供應,對維持大腦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腦供血不足會導致腦動脈硬化——當腦血管發生變化以后,可出現斑塊、血管變窄,或彈性減退,影響大腦的血氧供應,使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梗塞和老年癡呆癥疾病的發生。此外,腦供血不足還與高血脂、高血壓、低血壓、心血管病、頸椎病、糖尿病、抽煙等因素有關。因此,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一定要對腦供血不足加以重視,及早進行治療。
想要改善腦部血液循環,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不熬夜,不要勞累過度;少用電腦,少看手機;飲食清淡,控制食鹽攝入量;陶冶性情,適度鍛煉;換季時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加強居室空氣流通;多按摩太陽穴,緩解不適。
?。ā侗本┏繄蟆?0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