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顧頡剛因病從北大休學,同學照顧他的身體送他一起回家,火車上遇到一位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他主動和對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蘇州的嗎?”
年輕人轉過臉看著顧頡剛,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頭。
“出去……求學的?”顧頡剛繼續找話。
年輕人仍微笑著點頭。一時間,兩個人的談話因為一個人的不配合而陷入僵局。
“你什么……時候……到終點站呢?”顧頡剛不甘心受此冷遇,繼續追問。
年輕人依舊沉默不語。而這時,旁邊的同學看不過去了,生氣地責問:“你這個人是怎么回事?沒聽見他正和你說話嗎?年輕人沒有理他,只是一個勁兒地微笑。
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誤會了一些人,不要急著去批評對方,有時對方的沉默,也可能是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