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艾滋病是什么病?
這是目前大多數(shù)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對于艾滋病,他們一問三不知----不知這事什么病、不知怎么預防、也不知患上艾滋病的后果。
但另一方面,老年艾滋病患者卻不斷攀升----
2012年, 8391例;2017年,19815例。
艾滋病,為何開始“纏上”老年群體?
據(jù)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6年,我國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1.3萬例,是2010年的 3.6 倍。
而據(jù)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UNIAIDS)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2014 全球艾滋病患者約為 3530 萬,其中近420萬是老年患者。
面對逐漸攀升的感染人數(shù),2017年,國務院在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中,首次將老年人列入重點宣教人群。
無處安放的欲望,卻被艾滋病壓垮
一想到艾滋病,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性”,而一想到“性”,很多人又認為這是年輕人中年人的權(quán)利,卻沒有多少人意識到---艾滋病也會跟老年人“掛鉤”。
但事實上,老年人也有心理需求,也有生理欲望。
美國杜克大學就曾進行一項研究調(diào)查,通過66-71歲的老年人追蹤訪問,對性有興趣的男性占到90%,而女性為50%。
我想此時不少觀眾都會紛紛表示鄙夷---一把年紀,還想著這些玩意?
而其中一期,鏡頭就對準了出沒在菖蒲河公園的老年人,來自北京的62歲的胡大爺是一名退休工人,幾年前妻子去世。
喪偶的他來到了菖蒲河公園,希望能找到對象。
胡大爺對于自己的欲望,十分真實且坦誠,他渴望擁有一段炙熱的感情,也渴望能夠有性生活,甚至還表示自己最瘋狂的一件事---一天四次。
而妻子去世后,胡大爺也曾交往過好幾個對象,在戀愛過程中,他能體會到真誠的愛情。
當主持人問一生中做過最浪漫的事是什么?
胡大爺毫不避諱地說到----“就是在大柵欄電影院,我們就,那什么了。”
我想此時不少觀眾都會紛紛表示鄙夷---一把年紀,還想著這些玩意?
但事實上,有欲望難道就意味著為老不尊嗎?難道就是壞人嗎?
人性是復雜的,內(nèi)心的情感和欲望都是交叉相錯。
生有所求,死有所需,老年人的孤獨和被壓抑的生理欲望,同樣也需要被值得看見和關(guān)注。
由于胡大爺?shù)钠拮右恢鄙眢w不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一大堆疾病,經(jīng)歷了好幾次手術(shù)。
即便結(jié)婚幾十年,夫妻兩基本上沒有任何性生活。
當主持人問他:“你可曾離開過她嗎?”
胡大爺搖搖頭,直接說:“忍心嗎?”
即便和妻子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在漫長的一生中,兩人都彼此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即便妻子去世好幾年,胡大爺一直保留著兩人的結(jié)婚照、妻子公園卡一直收在錢包里。
即便妻子生命的最后一刻,胡大爺也依然竭盡全力去守護她,不放心護工,每天親力親為去醫(yī)院照顧她。
對于胡大爺來說,已故妻子的愛不假,晚年孤獨生活也不假,內(nèi)心無法排遣的欲望更是真的。
無論是情,還是愛,老年人和年輕人并沒有什么不同。
而跟胡大爺一樣,菖蒲河公園內(nèi)外同樣也存在渴望愛情的老年人,他們渴望感情,也渴望生理欲望能得到發(fā)泄。
但與之對應的,卻是整個社會去壓抑他們的正常生理需求,但人老,寶刀不老。
也正因為這種被壓抑的生理需求,讓他們不得不采取更隱秘的方式去解決需求,再加上社會的不理解,自我保護意識又不高,導致艾滋病的感染率逐漸增加。
若我們對老年人能夠多一些理解和關(guān)愛,也許這些悲劇,就可以避免。
老年人處在風險的漩渦之中,也是因為我們的疏忽和忽視,才導致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若這種需求繼續(xù)被忽視,這種孤獨也始終讓我們自己到最后不得不去面對。
參考文獻:
【1】楊錦,劉苗榮,張紅鋼,李秀蘭,史佩玉.2018~2019年運城市50歲及以上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預防醫(yī)學論壇,2021,27(06):457-459+462.
【2】韋輝,李博,藍光華.中國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進展[J].應用預防醫(yī)學,2021,27(02):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