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接近20%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病因,主要是高血壓。
誘發高血壓的原因較多,攝入過量的鈉鹽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為何吃鹽多,會引起高血壓?
要知道,人體攝入過多的氯化鈉,就會導致大量的氯化鈉被吸收到血液中,氯化鈉濃度就會增加,進而就會導致血液中的滲透壓,導致人體往往需要攝入過量的水分。
血液中的水分含量相對增加,就會導致水鈉滯留,引起整個人體的血容量增加,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就會增加,從而促使血壓上升。
生活中都有哪些“隱形鹽”值得我們注意呢?
許多高血壓患者也深知控鹽的重要性,在煮菜時盡量少放鹽。
但即使如此,一些患者的血壓還是沒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而這很可能是攝入了“隱形鹽”而造成的!
生活中有不少食物看似與鹽無關,但卻有著很高的含鹽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對高血壓病情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一,速食品
速食品如香腸、方便面等,這些食物不僅好吃,也十分方便,更是不少“宅男宅女”的最愛。
但對于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這類食物中含有不少的鈉,對病情有很大危害,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攝入量。
值得一提,就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的掛面,為了讓面條吃起來更有筋道,從而加入一些鹽分,自然鈉含量也就增加。
第二,加工肉
午餐肉、熏肉等熟食深受人們的喜歡,也深受很多消費者的青睞。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在制作過程中都添加了不少的調料,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鹽,鹽即可以作為調味,又可以讓肉汁鮮嫩,還能方便肉質保存。
尤其是需要長時間風干的臘肉,為了更好的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鹽來加工,含鹽量可以達到5~10%。
第三,調味料
各種調味料、調味醬等含鹽量相當于高,主要是因為鹽分能夠幫助它們更好防腐抗菌,同時還起到調味的效果。
據悉,每100g黃醬就相當于15g食鹽、每100g醬油相當于15-20g食鹽,同時味精、雞精、番茄醬、沙拉醬、辣椒醬等都含有不少鹽分。
第四,腌制食品
無論是朝鮮泡菜,還是東北酸菜,又或者是咸鴨蛋、皮蛋等,這些都離不開大量的食鹽。
鹽除了能夠調味,還能將這些調味料更好地滲透到食物中,雖說能很好地抑菌,但含鹽量也會隨之增加。
平時如果可以掌握好以下幾個控鹽技巧:
1、增加鉀元素的攝入量
鉀元素對高血壓患者有很大好處,它可以促進鈉的排泄,減輕鈉元素對血管造成的損害,可以幫助降低血壓。
除了要減少鹽的攝入量,平時也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如香蕉、花生、紅棗等等。
2、做菜時適當加入一些醋
如果高血壓的患者對低鹽的食物沒有胃口,不妨在做菜時適當加入一些醋。
除了鹽、醬油可以改善口感,加入一些醋,也可以使菜肴的口感更好,還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鹽分,幫助控制好血壓。
3、使用限鹽勺
高血壓的患者不妨在做菜時使用限鹽勺,它可以讓患者在炒菜時很明確地知道鹽的使用量。
有助于控制每天鹽的攝入量,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效果。
4、盡可能在家做菜
無論是點外賣還是在家做菜,都會發現商家為了能夠達到很好口感,往往會添加不少鹽分以及油脂,一餐下來鈉含量也明顯增加。
建議盡可能在家做飯,做飯時也少放鹽或者不放鹽,可以使用胡椒粉等來增加風味,又或者加入菌菇、藻類來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