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可以說是人類的永恒話題。
經常聽到那些減肥的朋友,總在抱怨,總認為自己是“易胖體質”,認為自己喝口涼水都會發胖。
即便每天辛辛苦苦控制飲食,天天關注手機步數是否超過上萬,但結果一上體重秤發現,自己不但沒減掉肉,反而還胖了!
你說,你這氣人不氣人呢?
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減肥老不瘦”的人嗎?
抱歉,還真的有。(哭了.....)
影響胖瘦的原因有很多,多數都是生活習慣,但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卻常常被人所忽略----基因。
到目前為止,已知跟肥胖相關的基因就超過400個,這些基因通常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食欲、飽腹感、代謝以及體脂等分布。
其中最著名的基因就是----FTO。
研究多數表明,FTO基因會增加人的食欲,同時飲食偏好于重油重糖等高熱量食物。一旦FTO基因產生變異,體內胃饑餓素就會高于正常水平。
所以一頓飯下來,別人可能吃飽不餓了,而你可能還會繼續想吃,對高熱量食物強烈保持強大的興趣。
因此,這就為什么有的人會更容易發胖。
容易發胖的人,可能還會存在這5種習慣
第一,吃飯的速度過快
大腦會控制饑餓和飽食中樞,如果吃飯過快大腦還沒有感受到吃飽了的信號,往往會出現攝入過多食物的行為,進而導致熱量聚積,引起身體發胖的后果。
除此之外,如果同時還伴隨著狼吞虎咽飲食方式的話,食物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由此進入胃部,則容易給胃黏膜帶來刺激,還會使人在這段時間內出現饑餓的感覺。
第二,熬夜以及睡眠不足
熬夜以及睡眠不足,不光會出現視力下降,皮膚變差的情況,同樣會增加肥胖和超重的幾率。因為熬夜過程中,身體各器官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處于高壓狀態下,還會刺激糖皮質激素分泌,而糖皮質激素又會直接轉化為脂肪細胞。
除此之外,長期熬夜還容易阻礙人體分泌較多的瘦激素,進而減慢代謝速度,導致熱量堆積。
第三,飲水量過少?
平日里有部分人群總是等到口渴了之后才喝水,但口渴時身體已經進入到了極度缺水的狀態,這樣一來基礎代謝率便會有所下降。
反之,如果平日里注重飲水,既能夠增強飽腹感,控制食欲,同時還有助于潤腸通便,促進代謝。
第四,喜歡吃甜食喝飲料
經常性地攝入甜食,體內容易加重身材肥胖問題,過多的糖分容易使人想進食的欲望。
同時糖分熱量還非常高,假如沒有控制好食用量,則會引起脂肪堆積的問題。
明明吃得很少,但卻還是很胖?
事實上,從能量守則來分析,攝入的熱量只要低于消耗的熱量,就會瘦下來。
但理論歸理論,現實中卻很復雜,人們往往會低估自己所攝入的熱量,甚至有些還少估了50%。
再加上即便真的攝入很少,但消耗更少,也還是消耗不了。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要想保持健康體重,每周至少需要5天的中等強度身體運動,累計運動得在150分鐘以上。
如何才算中等強度呢?
比如快走、打球、騎車、慢跑等才算。
同時,如果過度節食,不光會導致體內營養不足,同時還容易降低代謝的速度,日積月累的情況下,更容易形成易胖體質。
總而言之,身材肥胖問題的發生和日常生活中的多個行為有關系,但多數都是“吃得多,動得少”罷了。
所以提醒大家,如果近期有減肥的計劃,就需要遠離這些行為,同時注意飲食的均衡性以及適量的運動,加快代謝,促進熱量消耗。
參考文獻:
【1】Timothy M等。FTO基因的一個常見變體與體重指數相關,并易患兒童和成人肥胖,科學雜志,2007.5.11
【2】Dale A.Schoeller.通過自我報告評估膳食能量攝入的局限性[J]代謝臨床與實驗,1995年第44卷,補編2,第18-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