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
為了能夠提高人們對自閉癥的了解和關注,幫助患病人員能夠盡早得到有效的治療,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癥日”。
自閉癥是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引起的發育障礙,常見于兒童。
這種疾病主要和遺傳、母體創傷以及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因素有關。
大多數孩子在發病后會在感知、情感、語言以及思維方式等多方面出現障礙,進而對生活和發育造成影響。
但患者在發病之前并不會有明顯的癥狀表現,外貌上看起來和普通人差不多,以至于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家長在平時的時候要多觀察孩子的狀態,一旦發現下面這三種異常情況,警惕可能和自閉癥有關。
自閉癥患者對于語言的理解以及表達能力通常會比較低,平時的時候話語很少,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完全不說話。
即使開口說話也還是無法進行完整的交流,只會發出一些重復的聲音。
不僅如此,這類人群對于對于一些稍微復雜的語言、肢體動作都無法理解和運用,經常會在說話的時候出現簡單的語法錯誤。
一些患者可能在三歲之前的語言能力表現正常,但是三歲以后語言能力可能會突然減退,只有與之特別熟絡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
當孩子患上自閉癥之后,一個比較明顯的癥狀表現就是嚴重缺乏社交能力。
一般來說,在嬰兒時期的時候,這類孩子就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異常狀態,普遍對外界缺乏興趣,不管是什么聲音和行為都無法吸引他的注意力,而且還會盡可能地回避和他人的眼神接觸。
與其他孩子不同,自閉癥兒童喜歡獨處,對父母沒有依賴性,不喜歡被別人抱,如果被強行抱起,會出現渾身僵硬的情況,嚴重的時候會大聲哭鬧。
等到年齡越來越大之后,這種抗拒會變得愈發明顯,孩子會變得更加孤獨,不愿意和同齡人一起玩,對周圍的事毫不關心。
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好轉, 但自閉癥兒童依然不會對別人的情緒產生反應,缺乏基本的社交興趣和能力,無法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不僅如此,當患者患上自閉癥之后經常會做出各種異于常人的行為。
具體來看,很多孩子會頻繁地做一些重復無聊的動作,比如反復地寫字,反復蹦跳以及只吃少數的幾種食物等,進而形成規律。
一旦這些習慣發生改變,那么就會表現出焦躁不安的情況。
另外,自閉癥兒童的興趣愛好普通的孩子不一樣,他們會比較喜歡重復單一的事情,比如拋擲硬幣、排列積木、玩石子以及反復把東西放在同一個固定的位置等。
雖然這些活動可能并不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樂趣,但這類患者就是會不斷地重復類似的行為,即使被人打斷也會繼續下去。
除此之外,一些孩子還可能會出現睡眠障礙、精神發育異常以及不自覺發笑等問題。
一旦孩子表現出現上述問題,那么就要及時到醫院去接受檢查。
雖然自閉癥的確診一般是在三歲左右,但若孩子的發育情況和其他的同齡孩子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就需要特別警惕,盡早對其進行干預。
在治療的過程中,家長要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且適當地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安撫,不要讓孩子有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