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
隨著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老年癡呆癥已經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癥、腦卒中的第四大健康殺手。
據了解,我國目前老年癡呆的患者已超千萬,并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上升。
患上老年癡呆,影響的不僅僅是患者本人,其家屬更是苦不堪言,給整個家庭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是福音還是幌子?
FDA加速批準阿爾茨海默癥新藥上市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批準渤健(Biogen)公司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癥新藥阿杜卡瑪單抗上市。
這是FDA自 2003 有史以來首次批準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新藥,這也意味著老年癡呆癥可以采用藥物治療。
然而,新聞一出,引起了醫學界絕大爭議。
作為世界上最為權威的藥品監管部門之一,FDA此次的操作被一些業內人士評價為自砸金字招牌,畢竟老年癡呆癥的形成病因都尚未搞清楚,咋一下子就能有藥物治療呢?
還有些人認為,這種操作能夠加速批準,實際上只是改變一些重大尚未滿足需求疾病的審批思維,能夠促進相關疾病的繼續研究。
(淀粉樣蛋白假說)
這種藥,究竟有哪些爭議點?
事實上,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年癡呆癥,其致病機理至今依然是一個迷,在醫學上主流病因通常有β淀粉樣蛋白假說、tau蛋白假說、神經炎癥假說等。
然而此次推出的批準上市的阿杜卡瑪單抗。
這是一款針對β淀粉樣蛋白靶點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通過選擇性將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大腦中的淀粉樣蛋白沉積結合激活免疫系統。從而將沉積的蛋白清除患者的大腦。
(2021 AD/PD虛擬會議上公布的EMERGE研究最新數據)
而此款藥在此之前臨床試驗就有兩項被渤健及合作公司衛材叫停,主要是通過全面數據分析,發現此款藥沒有太多明顯改善作用,難以達到主要療效的終點。
明明沒有明顯改善的藥效,為何此次就被FDA批準上市,這至今未有一個合理明確的說法。
(3項研究關鍵臨床數據)
老年癡呆癥,究竟有哪些信號?
雖說老年癡呆癥尚未有徹底治愈的方法,但早期如果可以及時就醫,對于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遺憾的是,許多人對老年人所出現的異常沒有放在心上,導致病情逐漸惡化,直至喪失自理能力。
當老年人出現以下3個癥狀時,或許是老年癡呆的信號,要盡快到醫院檢查:
1、記憶力明顯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現象十分正常。
但如果患有老年癡呆,記憶力下降會十分明顯,比如經常丟三落四,近期發生的事很容易忘掉,甚至記不住家人,忘記回家的路。
如果家里的老人經常出現這些現象的,一定要及時帶到醫院檢查。
2、語言能力下降
老年癡呆早期,患者的語言功能也可受到影響。
如果近期和家里的老人聊天時,發現溝通出現障礙,出現前言不搭后語、反復問同一個問題等癥狀,或突然不愛說話,反應能力也變得遲鈍,都要引起足夠的警惕。
3、性格改變
老年人患有老年癡呆,性格還可能發生明顯變化,變得固執任性,像孩子一樣,或是喜歡嘮叨,自私,容易懷疑他人。
原來喜歡整潔的老人突然變得不愛整潔,也不愛出門,甚至一些老人開始經常發脾氣,這些都可能是老年癡呆的表現,希望引起重視。
老年癡呆帶來的只有痛苦,不想被老年癡呆纏上,應做好以下幾點:
1、多動腦
大腦多用才會更加靈活,想要預防老年癡呆,平時要多思考問題,可以多學習一些新鮮的事物,如畫畫、下棋等,同時要多與他人交流。
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大腦越來越活躍,避免大腦過早的衰老。
2、多鍛煉
老年人平時也要多鍛煉身體,避免久坐。有研究顯示,經常鍛煉,不僅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也可以減輕認知功能減退。
對于預防老年癡呆有很大幫助,建議老年人選擇打太極拳、散步等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避免運動過量,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3、定期做體檢
老年癡呆早期發病隱匿,容易被忽略。
因此,老年人最好定期到醫院體檢,一旦發現異常,才可以得到及時的治療,有助于延緩疾病的進展,避免將小病拖延成大病。
參考文獻:
【1】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20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Alzheimers Dement 2020;16(3):391+.
【2】Liu,
Jodi L., Jakub P. Hlavka, Richard Hillestad, and Soeren Mattke,
Assessing the Preparedness of the U.S. Health Care System Infrastructure
for an Alzheimer's Treatment.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