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想必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
大家都知道喝酒傷身,但在生活中總能找出理由喝上那么一小口。
不過要知道,還是那句老話----這酒啊,真沒啥好處。
為了預防癌癥,世衛組織建議增加酒稅
據環球時報媒體報道,世衛組織近日發表聲明稱,如果歐洲地區將酒類產品稅收翻倍,每年就有希望能夠減少因飲酒而引發的10700個癌癥病例及4850個死亡病例。
世衛組織研究發現,若能提高酒類產品征稅,就能夠有效降低因飲酒而引發患癌率。
當然,不同國家的受益也是不同,比如英國能夠有望降低1800多個癌癥病例,680個死亡病例。而俄羅斯則能夠減少1400多個病例,725個死亡病例。
隨著國家酒類產品稅提高,歐洲民眾就會降低喝酒的興趣,從而可以更好地預防癌癥。
喝酒不僅傷身,而且還會致癌!
事實上,早在多年前,酒精早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級致癌物質了
據中國慢性病研究協作組發布的一項成果顯示,每天規律喝酒的男性,飲酒的量與肺癌、肝癌、食管癌、大腸癌、咽喉癌發生的風險是呈正相關。
通過這項研究就進一步證實了,喝酒會增加發生多種癌癥的風險,長期喝酒以及酒精耐受性低的人,患癌的風險會更高。
在2017年,來自美國數據就顯示,有41%的口腔癌、21%的食管癌都與飲酒有關。
但酒精影響的器官組織遠遠不止這些,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以及胰腺癌、胃癌等都跟酒精有著直接的關系。
喝酒不僅傷肝,食道、胃部同樣也會遭受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傷肝,其實喝酒還會損傷到食道和胃部。
酒精在進入到消化道以后,會損傷到食管的粘膜,胃粘膜。長期大量的飲酒,粘膜就會受到反復的刺激,就會不斷地循環修復、損傷、修復的過程,慢慢地就會發生慢性的炎癥,為發生腫瘤提供了條件。
大量的攝入酒精,還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先興奮后抑制的作用,就會引發酒精中毒。
一開始中毒的患者會出現興奮、情緒起伏大的變相,隨著飲酒量的不斷增多,患者會出現視物模糊、含糊不清、嘔吐等情況,嚴重時還會損傷到胃粘膜,引發胃出血。
即便是少量飲酒,對健康的傷害同樣也存在
此時肯定也有人說:不談劑量說毒性,就是耍流氓。有些人就會拿出適量喝點紅酒,就能通血管,保持血管通暢。
面對酒精這一類,這個還真不是“耍流氓”的行為。
事實上,紅酒中的白藜蘆醇的確在試驗發現,能夠有效預防血液凝塊、預防血管損傷、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
但這些結論也僅僅只是在實驗中發現,對于人體是否產生怎樣的變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而喝酒這事,若稍微不注意反而會過量,肝損傷、心腦血管危險以及致癌風險也可能大大提高。
無論是紅酒、啤酒、白酒,只要含有酒精,都具有致癌風險。
而早在幾年前《柳葉刀》就曾發表一項研究,在文章中介紹到各國飲酒以及相關的醫療負擔,就發現我國在因飲酒而導致男女死亡人數就占了巨頭。
而且在文章也直截了當指出一點:酒精的安全劑量,實則是“0”。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少量飲酒,患癌風險也會增加,尤其是女性,因此最佳選擇就是完全不喝酒。
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臟疾病的朋友、有三高慢性病的朋友、又或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的朋友,更是一點都不能碰酒精。
說了那么多,就那句老話----
酒,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