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天地沐春風》添加關注——
除夕夜按計劃入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凱里市,除了食宿有保障外,也為了在初一有景點開放可游覽,畢竟周邊有好幾個出名的苗寨侗寨。比如35公里外蜚聲中外、位于雷山縣東北部雷公山麓的西江千戶苗寨。千戶苗寨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組成,是華夏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本人第一次到貴州,當然要去這里看看。
一來到千戶苗寨景區附近,就聽到苗族特色十分明顯的音樂,接著看到景區大門前廣場上數以百計身穿苗族服裝的人載歌載舞,舞蹈動作非常簡單,但因為陣容龐大而氣場十足,兩側長蛇陣由穿深色服裝的老年男女組成,中間兩列都是青年女性。另有20幾位盛裝女孩排成人字形大雁陣容站在廣場臺階上唱著民歌迎接客人,有膽大游客坐到隊首凳子上,領頭女孩將大碗對準游客嘴,兩旁女孩將酒壺成階梯狀逐級倒入前一位容器中,最后流入前面的大碗,再倒入游客嘴中。出于好奇,我也享受一次這種特殊待遇。
西江千戶苗寨較好地保存了苗族原生態文化與生活,雖然這些年有點過度開發,但仍然可以看作反映苗族生存環境的露天博物館,畢竟山坡上大多數傳統民居都可謂歷史悠久,大多數居民即便在節假日扮演一次群眾演員,其內心也基本保留淳樸狀態。說實話,我有點心疼那些在廣場上跟隨音樂輕輕搖擺貌似跳舞的人們,因為其中很多人都已滿臉風霜身材佝僂,估計在六七十歲以上,上午下午各折騰兩個小時又能掙幾個錢呢,在這傳統節日里更應該守在家中等候晚輩參拜。
當然了,走過若干個苗家村寨,對建造在山坡上小河邊的閣樓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只不過千戶苗寨的規模更大一些,尤其是站在山頂觀景臺上俯瞰時,那種震撼真有點難以用言語形容。與我們近期所見的其它古村落相似,街面上大多數店鋪都沒開張,更有很多鋪面貼著轉讓的紙條,由于疫情讓游客數量極度萎縮,很多店鋪和旅館都難以為繼。從防疫的角度看大家都留在家里合適,從恢復生產拯救第三產業的角度看,加入旅行者行列也算是對社會做貢獻。
5000多年前,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爭奪中原地區的戰爭中被黃帝炎帝聯軍擊敗,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放棄黃河中下游沃土南遷,后來逐漸形成武陵蠻。西漢王朝派軍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其中一部分輾轉來到西江,以后的王朝統治者對西江苗族時而有利時而有弊,在封閉的大山深處生存繁衍非常不易。隨著社會進步尤其是交通發展,藏在大山深處的原生態村落像出土文物一樣得到城里人稀罕,這里面的福禍相依道理一時還說不清,只是讓人不能不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感慨。
(下面的內容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