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中年危機
你有年齡危機嗎?
過了30歲之后,你是不是還一事無成?
你是一個固定工作崗位上的螺絲釘?還是削尖腦袋和二十歲的戰(zhàn)斗力超強的95后、00后競爭一個崗位?
回想自己二十幾歲黃金10年,仿佛白駒過隙。而其間,很多人共有一種聲音:那就是沒有在一個行業(yè)之中持續(xù)深耕、挖掘。
有一部分人趁著年輕,想去多看看世界;還有一部分人,覺得人生太長,需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yè)。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之后,亂花漸欲迷人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擅長或喜歡的行業(yè)在哪里?
一晃神,就好像被閻羅王從后背推著一樣,好不情愿地走進30開頭的年紀。
然而,令人乍舌的是,一檔采訪節(jié)披露:
像我們國內(nèi)的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稍微大規(guī)模一些的企業(yè))在人員招聘上,30或35歲往上的職場人已經(jīng)不再是企業(yè)青睞的群體。比起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的收入要求更高、身體精力(加班)也不再像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那樣,具有超強的學習力和競爭力。
除非能夠走向管理層。與此同時,過了30歲的年輕人,他們身后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孩子、家庭、老人都要統(tǒng)統(tǒng)考慮,這些都使得他們難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
記得之前,作家李尚龍說過:“過了30歲之后,就要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了。”從青春走向20幾歲,再到而立之年,我們就如一群被趕進森林的羚羊,有人在這個年齡你連途中的花草、美景,而忘記了趕路;有人極力趕路,生怕身后緊追不舍的野獸。
和我們一樣,30歲應該是一個做減法的坐標點
那么,我們該做的,不該做的是什么?又該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應對劇變的洪流呢?
一、找到自己的擅長,持續(xù)深耕
進入30歲,想必很多人都會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隨著對社會、職業(yè)的認知。這個時候在你涉獵的半徑內(nèi)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個點。對其進行不斷的持續(xù)、深化。當然,想要永遠屹立不倒,不被淘汰,只有保持敏感的嗅覺,努力做到不可替代。
后起之秀的年輕人,他們的優(yōu)勢是什么?
20歲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可能思路更靈活,腦路更清晰、時髦,但往往經(jīng)驗不足,很多事情容易天馬行空想當然。這一點,既是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勢,也是短板。因為如果點子好,那就是創(chuàng)意,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財富,反之,如果點子不好,就會成為耗損企業(yè)的時間、精力。所以,他們更像是一支風險大、收益大的股票。
而歷經(jīng)職場的多年摸爬滾打,30歲的職場人,往往更能統(tǒng)籌全局,不求冒進也就不會犯下太大的錯,而穩(wěn)定的輸出會為企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價值。但作為企業(yè)老人,也要學會與時俱進,保持敏銳的嗅覺。
二、運動和讀書
閱讀,一方面會緩解年齡、家庭、生活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比起機械式的崗位螺絲釘,獨立思考能力在未來某一天會大大提升你的人生格局。
或許,下一個路口你的企業(yè)就會出現(xiàn)運營不良,造成裁員、撤項目,從而導致失業(yè);或許,你的人生每一個路口,會有新的機遇,而把握機遇、應對風險都需要大的格局觀、敏銳的洞察。這些都是閱讀潛移默化會帶給你的。
關于運動,自不必多說。過了20幾歲的年輕人,身體上的各種疾病就會凸顯。運動鍛煉,不是只為了明天早上的太陽更明媚、耀眼,更是為投資未來。研究表明,人的多種疾病綜合發(fā)病年齡在50歲往上。所以,今天的努力(運動),是對未來最好、最實惠的投資。
三、刪繁就簡 培養(yǎng)自我
不同于以往,刪繁就簡其實也是去粗取精。聚會、酒局、以及社交活動都盡可能刪去。對于別人的言辭、看法,不必太過在意。保持一個規(guī)律的自我狀態(tài),強大其內(nèi)心。只有一個平和的狀態(tài)下,我們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最大能力,抑或是正常水平。
想想當年,你的高考考場,是不是有一個平時學習特別好、考試時卻遭遇滑鐵盧的同學。很多時候,我們不渴求超常發(fā)揮,只求能夠展現(xiàn)自己的正常水準。當堅持浸透在每一滴汗水中時,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較有興趣、而且擅長,就盡量去深入,去挖掘。對于這種可能是天賦的東西,千萬不要聽之任之??赡埽褪悄阄磥砣松P的籌碼。比如,對某一項技能喜歡研究、對某一個領域有自己的見解···都需要每天抽出一到二個小時去研究、打磨,長此以往,一定會有成效收獲。這一點,非常重要。
結語:
的確。中年危機讓人忌憚,好似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隨著這聲刺耳的鐘響,我們感到頭皮發(fā)麻,無所適從,甚至有人憂心忡忡;但就像有人說:能決定你未來的,不是昨天,更不是悔恨和后知后覺,而是今天的汗與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