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小城,有幾個好去處:洛神湖碧波蕩漾,沿岸綠柳垂堤,公園內玉蘭競放,連翹妖嬈:污水處理廠北邊的小公園,低頭是黃燦燦的油菜花,分外艷麗,抬頭是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新柳,又是格外安靜;阿膠博物館前,低矮的玉蘭,白紅分兩枝共存于一棵樹干上,白色微謝,紅色乍開,看不盡的風情萬種……
這幾個地方,都是賞春的好去處。
我獨喜歡去梅園。
它偏安于小城東郊,不為更多人熟知,卻以品類繁多的花兒,把整個春夏以繁花裝點。
立春過后,便是香氣馥郁的臘梅,然后是杏梅,白梅,紅梅,美人梅,海棠花陸續開放,初夏便是牡丹芍藥。
整個春夏花開不斷,梅花,海棠,牡丹,芍藥,觸目所及,都是片片花海。
從星星點點的臘梅花,到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從樹上到地下,從小若黃豆到大若瓷碗,各種顏色、各種芳香的花朵,只叫人欲罷不能。
梅園只有一條主道是瀝青鋪就,園中賞梅甬道是磚鋪的,其他盡是土壤。夏天走進梅園,樹上已沒有花,滿樹濃綠,一時分不清哪是臘梅、紅梅,哪是白梅、美人梅,但一陣清涼襲上心頭,此處也是消夏的好去處。
梅園以鄉土的親切、綠色、寧靜吸引著人們。一周繁忙的工作結束,來這兒觀賞、小憩,進的園子,心浮氣躁馬上消逝,憑空生出幾分悠閑寧靜,這可以說是一個靈魂家園。
一年必來上十幾次,每次都是乘興而來,意滿而歸。
梅園人不多,有幾位50歲上下的女性,停下車后,唱歌跳舞,在做視頻或者做直播,歡聲笑語不斷傳來,那是說不出的快意。
騎行到梅園來回加上在園中短暫停留,不超100分鐘,短途旅行的快意,還在看路邊玉蘭、二月蘭、美人梅、紫葉李和紫荊等,穿村走巷,很是愜意。
每一個不曾出行的周末,都是對春光的辜負。
盡管風過林梢,頂風而騎,但春景依然亦讓胸懷開闊,心情愉悅。這份心曠神怡,在蝸居中不曾體會過,必到大自然里才會慢慢升起。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紅梅韻 宋-李曾伯
獨立千林壓眾葩,正由風骨傲煙霞。
誰教群玉峰頭客,也染紅裙一幅紗。
早春紅梅盛開有感
南宋 · 黃公度
不與雪霜分素艷,卻隨桃杏競芳辰。
自知孤潔群心妒,故著微紅伴早春。
北宋詩人王安石就曾這樣描寫紅梅,“春半花才發,多應不耐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紅梅
南宋 · 呂徽之
疏影離奇色更柔,誰將紅粉點枝頭。
牧童睡起朦朧眼,錯認桃林欲放牛。
括蒼山行
南宋 · 呂聲之
微風吹雨濕闌干,薄霧籠晴帶淺寒。
一樹紅梅墻外發,誰家美麗倩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