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的創作素材中,我們其實看到了張宏賓先生創作的經典壁畫《踏歌行》《自然之歌》等被國內外院校鄭重收藏。在他剛到美國期間創作的油畫、水彩同樣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更毋論他在歐美和遠東美術市場上作為“云南畫派”代表畫家之一所創作的大量重彩畫。而在這本書中我們著重呈現給讀者的是他的大量貼近生活的速寫以及能體現其當下主要創作風格的作品—彩墨畫。
彩墨畫是張宏賓試圖從傳統的“當下”走出來的路徑,他試圖剝離出一個屬于現代中國繪畫的“當下”,這也是持續至今的一個時代課題。營造出屬于“當下”的美感并用中國繪畫的語言表達出來,成為他一直嘗試且不斷探索的道路。他用大片的色彩,濃厚熱烈地去把最隨機、最自然的美感代入到畫面中,在大破大立之間索驥美好的線索,充滿中國味道的宣紙上升騰出莫奈在《睡蓮》那一方池塘里帶給我們的關于“印象”的美感。
極其重要的是,張宏賓的中國畫對于“印象”的表達,開始突破了傳統文人畫的“寒冷孤獨、清寂散淡”,找到了一種更具有溫度與更寬泛語境的,表達美好的語言。他筆下的女性與馬,行之所至的建筑、碼頭、天空與草原,都在獨特的語言之下清晰又模糊地呈現給我們。這是一種暗含了“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畫傳統價值觀念的更現代的美感。他對宣紙與色彩的駕馭,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的內心,概括出豐滿的美感。在這個意義上,他找到了最適宜自己表達“當下”的繪畫語境與審美態度。
國畫的現代語言是一條仍在繼續的道路,張宏賓是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重要畫家之一。他依然在自己的路上不斷前行與探尋,現在對他的繪畫語言作出定論都是太早的事情。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繪畫是走進現代與未來的中國繪畫的一部分,他更為純粹與自然的表達,會帶給我們更多的美感與思考。
張宏賓,1942年生,196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5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壁畫專業,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壁畫專業工作者。1977年,參與恢復重建山東師范大學藝術系,擔任教授、系主任。1987年應邀從山東師范大學赴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講學,以杰出藝術家身份定居美國至今。是著名旅美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壁畫家學會理事,山東省壁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曾任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麥賽德加州大學教授,近年來受聘于山東多所藝術院校并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