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師徒遠涉,道路甚艱;自及褒斜,幸皆無恙。使回,馳此,不復云云。亮頓首。
《宣和書譜》“草書敘論”曰:自漢晉宋以還,以草書得名者為多,流傳于今者,蜀得諸葛亮。今御府所藏草書——《遠涉帖》。清張澍整理《諸葛忠武侯文集》援引《太平御覽》著錄帖文為:“師徒遠涉,道路甚艱;自及褒斜,幸皆無恙。使回,馳此,不復云云。亮頓首。”案,《御覽》系宋太宗案頭備覽類書,由此說明斯帖于宋初存世無疑,故被當作先賢語錄。且此乃亮書墨跡證據確鑿,料經時賢考證,故既有書帖入藏內苑供帝王鑒賞,又明白無誤著錄于《宣和書譜》。兩宋以降元學者王惲《玉堂嘉話》、《秋澗大全文集》之《跋諸葛公〈遠涉帖〉》曾道及于青、中、暮年三度鑒賞。案其品鑒水平高明,故跋謂書帖于北宋迭經蘇軾等庋藏當屬可信,由此亦可見此帖確見于宋徽宗前不謬。
北宋集帖間相傳亮書另一刻帖為大觀初《汝帖》中之《玄莫帖》。隸書二行十四字為:“玄莫大寂混合陰陽先生天地柔剛”。
此帖真偽,尚有分歧。元劉有定《衍極》謂“諸葛武侯其知書之變矣”注即列此帖字。清程文榮《南?帖考》質疑:“豈真以為武侯書耶?必集魏碑中字,然今無考”。明郭秉詹縮臨《貞隱園法帖》戊集猶標帖主“蜀諸葛武侯孔明”。《法帖辨偽》則辨曰:“郭氏于臨仿之工頗深。而鑒古之識殊淺,所臨行草每雜用《閣帖》中偽跡,是其一失。”殆指《玄莫帖》。又,偽刻元佑《戲魚堂帖》和宋《星鳳樓帖》均有“諸葛亮《玄莫帖》”。《法帖辨偽》駁曰:“二帖宋、明時并無,所謂非驢非馬,不古不今,供好事者插架之需而已。中有諸葛亮、曹植書,皆荒謬不審其所從來”。鑒于《玄莫帖》出現唐突,書帖查無實據,刻帖自疑信參半待考,由此愈反證《遠涉帖》之確鑿珍貴。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后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