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Artist profile
韋伶,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任職于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湖北省工筆畫學會理事,湖北省國畫院專業畫家。
結業于2021中國美協國家重大題材美術人才專題研修班,2021文旅部全國畫院中青年創作骨干研修班。
美術作品多次入選湖北省美術人才培養工程、湖北省美術創作重點扶持項目、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秀文藝人才庫等。美術作品40余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專業展覽。作品被湖北美術館、武漢美術館等專業機構收藏。
花事與禪心
文 | 熊召政
大凡好的藝術往往能體現精神價值,啟發生命,而不僅僅在于作品本身。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智慧在于不以美的鑒賞為目的,而是通過境界的創造以及獨特的哲學思考體現其人文的關懷與追問。它是一個情緒蕩漾的世界,超越了視覺的享受和對客觀世界的描摹,追尋一種永恒的、普遍的“恒物之大情”。
韋伶《東園幽思》68x68cm
畫一物,而不在此物。東坡以朱筆畫竹,見者曰:“世豈有朱竹耶?”東坡曰:“世豈有墨竹耶?”東坡之反問,一語道中文人畫的真性問題所在。荊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繪事,即運用丹青之筆呈現客觀造像,借以表達畫者對世界本質的理解與關注。中國山水畫中的山水,并非物態化的山水,而是融匯了內在生命精神的山水。八大山人畫一鳥一石一花,畫的是他于苦難中幽淡而清潔的精神。陳老蓮畫芭蕉,借芭蕉乃佛教法物,寄寓了老蓮藝術孜孜以求的超越生滅的高古氣象。
韋伶《芙蕖和蕊落幽香》70x70cm
觀讀韋伶的仕女題材作品,既有儒家的溫柔敦厚,又有道家的天真質樸。隱約可見其道禪哲學思想的浸濡。”仕女“、”拈花“、”持蓮“的形象只是提供了一種機緣,實則畫的不是女子愛花的情結,而是”一點殘紅手自拈,人自憐花人誰憐“的人生況味。將畫中之“花”移情化、人格化、神格畫。佛教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蘊含著無限的智慧。一朵中亦可窺見花所具有的六度精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是佛法修行的重要方法。作者將此色相世界之花,開成不垢不凈,非色非空的永恒的精神世界的彼岸之花、般若之花。
韋伶《香風逐晚涼》46x140cm
韋伶腕底的香草美人,具有花的香、凈、柔弱、可愛,淡去了人間的風塵,一任天真悠游。有著不食人間煙火,超越凡世的禪悅之美。既有俗世的溫情美艷,又折射出莊嚴慈悲的佛性。以格調清越稚雅的筆致,運用純熟的白描手法,于眼角眉梢若有似無的微妙之處”寫得娥眉妙有神“,展現了韋伶對人物“神”的氣質把握。畫面中行云流水,吳帶當風的線條被賦予了獨立的審美意義,纖裳飄袂若舞,聘婷裊娜,綽約如許。人物端莊大氣,體態豐滿雍容,有盛唐遺韻,卻無半點俗脂艷粉,一改仕女畫中的消瘦病態之美。表現出寧靜、淡泊、圣潔、祥和、安忍的精神氣質。
韋伶《看取蓮花凈》35x76cm
“蓮”,是韋伶作品中一個重要符號。蓮花的潔白高雅,象征著佛教教義的神圣、清凈、吉祥。蓮出淤泥而不染,歷來將佛陀比作”人中蓮花“,不染世間煩惱憂愁,腳踏蓮花普度眾生,給人以圣者解脫的啟示。仕女持蓮,傳達了畫者對哲學中終極存在問題的思考,試圖以經典的圖式及宗教的方便法門做出回答。”蓮“宛若畫中佳人那一抹溫婉的面紗,籠罩著曼妙的禪意,又似乎是開在畫者心間一朵永不落幕的心蓮,于紛紛擾擾的世界表象,虔誠的尋覓那一扇真實之門。花事與禪心,如是美好。
韋伶《紅蓮落故衣》35x76cm
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我希望,韋伶的作品會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所喜愛。
(作者:熊召政 著名作家,文史學家。代表作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獲茅盾文學獎,長篇歷史小說新作《大金王朝》已問世,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所所長。)
韋伶作品欣賞
《菡萏吟紅》38x72cm
《執蓮》38x72cm
《碧池清影》58x140cm
《松風入夢寒》58x140cm
《春山何似秋山好》70x70cm
《出水荷風帶露香》60x180cm(橫屏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