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劉平
單位 | 重慶市冬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經過兩年多的兒童服務,重慶市冬青事實孤兒社工支持服務項目組的兒童們,在對兒童身體的保護、生理衛生知識、性侵害的形式及預防、發生性侵害的應對方式以及青春期發育特點等相關的性教育知識已經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探索兒童性侵害
性侵害(Sexual assault)是指加害者以威脅、權力、暴力、金錢或甜言蜜語,引誘脅迫他人與其發生性關系,或在性方面造成對受害人傷害的行為。
性侵害包括猥褻、亂倫、強暴、媒介賣淫等。在預防性侵害中需要格外保護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體力智力發育不成熟,認知能力、辨別能力以及反抗能力都比較差,有的甚至缺乏有效監護,因而容易受到傷害,應當受到社會的關注。
中國的公益組織“女童保護”歷年對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進行研究,202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遭受性侵的人中女童占90%以上,而遭受性侵的兒童年齡在14歲以下的占比75%。
遭到性侵犯甚至被強奸的被害人將身受傷害、心受殘損,進而給女性的工作、學習、生活、家庭等造成破壞,有的甚至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對自己身心影響巨大。
而且性犯罪見光后將會對被害人的聲譽造成極大的傷害,社會的輿論常常在傷口撒鹽,進一步損害被害人的自尊,并嚴重影響被害人婚姻和家庭。
社工在服務過程中,結合“唐山打人事件”了解了兒童及家長關于防性侵的意見。
多數兒童義憤填膺,覺得遇見這樣的壞人要反抗,要報警,甚至部分家長覺得應該讓孩子學習跆拳道,以暴制暴。
社工也收集了網絡上部分關于兒童遇見該事件的應對措施,還有網絡視頻教孩子與壞人博弈的方式。
如何正確認識性侵害行為、現狀以及成因,是探討解決之道的基礎。社工服務開展兒童性教育在解決該問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即通過“唐山打人事件”讓兒童及其家人了解性侵害,重視性教育,塑造個人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影響社會觀念,改變社會規范,從根本上起到預防性侵害的作用。
社工服務預防兒童性侵害
如何從社工服務入手預防性侵害問題?這里主要提出五點。
第一,形成共識。通過社工服務根治性別侵害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區對此問題形成共識,深切認同權利和性別平等、兒童優先和兒童利益最大化等重要理念和原則,認同解決性侵害問題的重要意義。
第二,開展教育活動。通過社工精心設計的性教育科普知識和繪本、視頻、體驗等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手段,社工可以引導和鼓勵兒童反思不健康的社會性別規范,開展關于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討論,打破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性別偏見和刻板印象,樹立尊重、平等和接納的態度,培養同理心以及溝通、合作、決策等生活技能,切實影響兒童在生活和人際關系中的行為改變,從而預防性侵害行為。
第三,全家參與。開展有效的兒童性教育,需要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并為他們提供預防和應對性別侵害的工具和指引,同時也需要創建有利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解決兒童性侵害,需要采取全家參與模式,即以兒童為中心,家庭、學校及更廣泛的社區共同合作,為兒童創造安全友好的空間,兒童和家長都要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家庭、學校和社會從上到下、從內而外都一致強調性侵害是絕對不被接受的行為。
第四,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和全面性教育,是預防性侵害的重要抓手。2021年中國政府頒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明確要求在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面廣泛地開展性別平等教育。
同年發布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稿)以及教育部出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保護規定,要求學校開展適齡的性教育,提高學生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六家聯合國機構共同發布《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為各國開展全面性教育提供指引,并強調性教育的開展要基于權利和性別平等的原則,從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生活技能方面,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
第五,法律政策、機制和支持服務。兒童性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更廣泛的政策和環境支持,以及相關的應對機制和支持服務。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強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下,預防和應對性侵害,需要教育部門協同其他部門開展全面的跨部門合作,涉及衛生健康、公安、司法、社會保障、兒童保護等多個部門的參與。
開展兒童性教育工作,需要長期的努力,因為其核心是轉變意識。轉變意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反復強調的陳詞濫調讓人乏味,更需要結合“唐山打人事件”這樣的熱點話題,激發兒童及其家長對于兒童防性侵的重視。
我們堅信通過在學校、家庭、社區以及社交媒體中鼓勵和開展富有性教育知識的學習、對話和討論,挑戰陳規定型的觀念,以教育之光照亮性別盲區,實現真正的意識轉化,這值得每一個關心兒童、熱愛生活和關注社會發展的人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