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景永豪
單位 | 鄭州市金水區比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沈黎”
參加河南省2022年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培養課程,看到首周課程有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沈黎老師作《社會工作全球倫理:演進與啟示》授課。
認識沈老師有些年頭了,印象最深的還是多年前沈老師還在上海師范大學時,經常免費給社工們做社工職業考試考前培訓。
沈老師講課實在太幽默風趣,那時的沈老師不僅給同學們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通過具體案例與角色扮演向同學們生動呈現具體實踐,幫助同學們將理論概念化,再將概念操作化,如說相聲般的培訓授課,讓你想短期忘掉一個知識點都難。
在認真反復聽了沈老師的精彩授課后,將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做一個反思總結。有不對之處還望老師批評指正。
目前國內通說對于社會工作的定義,社會工作是秉持利他主義價值觀,以科學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專業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困難群體,解決其生活困境問題,協助個人及其社會環境更好地相互適應的職業活動。
而社會工作倫理作為社會工作的特有領域,研究的是社會工作的價值和信仰,以及用來實踐操作的一套指南和規范;它為我們社工專業實務提供了方向與指導,并對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社工機構、社會專業等都具有關鍵作用。
理解社工倫理守則是實踐社會工作實踐助人理念的重要基礎。國外社會工作倫理研究早于我國,國外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編訂的歷史也見證了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進程。社工要不斷學習增強自身業務綜合技能,不妨借著沈老師全球化視野,從社會工作的全球化演進,增強一下我們社工的世界大局觀。
一、社會工作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專業使命。
社會工作專業的首要使命是致力于增進全體人類的福祉,協助滿足其最基本的人性需要,尤其是在弱勢人群、受壓迫人群和窮困者等方面要進行重點關注。
社會工作的著眼點便是關注社會情境中的個人福祉和社會福祉,推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發展。
二、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地處理倫理困境議題。
社會工作者應當理解社會工作倫理價值的多重目標:
1、確定社會工作者的使命所立足的核心價值;
2、設立廣泛的倫理原則,以反映專業的核心價值,建立一套指導社會工作實務的倫理標準;
3、幫助社會工作者明確在專業職責相沖突或產生倫理疑惑時所需思考的相關因素;
4、向公眾提供倫理標準,用以監督社會工作者履行職業的情況;
5、促進新從業的社工了解社會工作的使命、價值、倫理原則和倫理標準;
6、闡明社會工作專業自身的標準,以評估社會工作者是否有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為。
國外在強調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的復雜性,認為做出倫理決定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鼓勵社工能夠運用不同資源和咨詢來處理倫理困境中的議題。
那么對于我們的借鑒意義便是要明確指出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社工能夠從本土化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合理地處理倫理困境議題。
三、核心價值與倫理原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系統回顧歷史上和當代社會工作價值的研究后,通過辨析關鍵性議題和模式,世界上目前有六項核心價值,這是整個倫理守則的重要基礎。
基于這六大核心價值,倫理守則存在與之對應的六項基本原則,它們以相當高層次的抽象理念呈現,卻為具體的倫理標準提供了概念上的基礎。
(一)服務大眾:社會工作者應當將服務社會中有需要的困難人群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
(二)實踐社會公正:社會工作者應從改革和發展的角度努力推動社會變革;
(三)強調服務對象的個人尊嚴和價值:社會工作者對每一位服務對象都給予關心和尊重;
(四)注重服務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社會工作者要不斷的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
(五)待人真誠和守信:坦誠的對待服務對象;
(六)注重能力培養和再學習:社會工作者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技術能力。
四、倫理標準國內外求同存異。
國外倫理標準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活動有關,用以指導社工的行為操守,并提供裁決有關社會工作協會成員各種倫理申訴問題的基礎。
這些標準涉及六大范疇:社工對服務對象、同事、機構、專業人員、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這一分類標準,奠定了全球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基本架構。
國外的倫理標準主要關心三類議題:
一是社會工作者可能會犯的錯誤,比如在公共場所或公共領域提及案主的姓名等。
二是社會工作者面對的倫理困境及困難的倫理抉擇,比如是否可以將一些機密信息通報給第三方,以避免案主受到傷害。
三是社會工作者的倫理不當行為,比如對案主的剝削、違反專業角色界限等。以上的倫理標準,和我國大同小異,基本無差。
每項標準的強制程度,主要還是取決于負責處理違反倫理事件人員的個人自身的專業判斷,這個難免存在個人自由裁量。
五、取精華去糟粕,博采眾長,必有發展。
國外社會工作倫理的文本未必適合中國實際,但其深遠的借鑒意義也有一定的文化價值?!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
重視社會工作本土化課題,一般從自我文化中汲取源泉活水,是現今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思考的基礎。
相信在未來,中國社會工作倫理追求本土化,其實并非是排除西方文化或忽視國際發展,而是要在全球化社會工作倫理共同架構下,兼顧我國社會工作倫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來博采眾長,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