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黃銀盆
情緒,是由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及規條而引起的情感。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有各種情緒出現,被批評而產生的憤怒,因為失業而產生的自卑和不自信,以及由于能力比別人低而產生的勇氣去改變目前人高我低的狀態,提升自我能力,還有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引發的悲傷、嫉妒等情緒。
雖然情緒經常會給我們帶來負面影響,但其實它也有正面的價值和意義,而我們所說的學習控制情緒,其實就是認識到我們的情緒的正面價值和意義,我們通過利用情緒的正面價值去努力學習向上,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好,否則就會被情緒控制且會一度被情緒牽著走。那我們應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正面認識我們的情緒呢?下面是一些步驟:
接受、承認我們情緒的存在
由于我們每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的不一樣而導致的情緒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先學會接受我們的情緒的存在,很多時候一些人認為這個情緒不應該存在而通過各種方法去使情緒消失,如父母為了制止孩子的哭泣而威脅孩子會打他來使兒童停止哭泣,或者是通過糖果來使兒童停止哭泣這種交換型的處理情緒的方法只能是暫時使情緒消失,該情緒在孩子的內心深處還是有存在的,只不過被藏了起來。而當同樣的情景出現并且該價值消失時,該情緒又會出現。所以在處理情緒的前提是接受、承認情緒的存在。
了解情緒
了解該情緒是屬于哪種情緒,悲傷、自備、恐懼或者是嫉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原因是什么。在該情緒出現時,你的感受如何,即該情緒如何影響到你,你的行為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去處理情緒。
處理情緒
很多時候情緒會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情緒帶來的何嘗不是一個機會、一個機遇呢?情緒能夠給我們帶來負面影響,同樣也能給我們帶來正面的影響,只是人們沒有意識到情緒的正面意義和價值而已,才認為情緒是不好的東西,并且通過各種手段去扼制情緒的出現,比如一個人由于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別人從而產生了嫉妒心理,從而認為這是不好的情緒,沒有想過去改變而一直被嫉妒情緒牽著走,控制自己情緒出現,久而久之最后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但是如果他利用嫉妒的情緒努力學習、奮發圖強,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改變人高我低的狀態,甚至可以超過對方。
在社會工作服務中,社工開展情緒個案的時候,其實也是引導案主通過接受、認識以及了解情緒的正面意義和價值,來協助案主進行改變。只是社工在協助案主緩解情緒的過程中會使用一些個案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比如運用同理心、不批判、尊重以及鼓勵案主自己去處理,并且相信案主是有能力去處理的。
社工只是一個同行者,在個案的過程中陪伴著案主,讓案主感受到信任。所以了解情緒的正面價值和意義對于我們處理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筆者看過并且覺得比較好的李中瑩在《簡快身心積極治療法》里面描寫的關于一些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1.痛苦:指引我們去尋找一個擺脫的方向(繼續這樣做會繼續痛苦),并且提供動力;比如一個人把手放到火上面,而手會移開,要是還是會感覺到痛苦,就會繼續移開知道痛苦消失。所以痛苦會給人改變的動力,讓這個人做出改變。
2.焦慮緊張:事情很重要,需要額外的專注和照顧;已擁有的資料和能力不足夠,需添加更多所需,同樣也指引我們找尋方向。
3.困難:指引我們去量化須付出的代價和可收取的回報哪個更大。只要清晰地量化須付出和可收取的,便能馬上改變這份感覺。
4.恐懼:指引我們找出不必付出的卻原以為要付出的代價。即指引我們找出我們原以為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并且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無須付出這些代價,其實困難也是一樣,只是讓其多了“可以做這件事”的選擇而并不是一定要去做。
5.失望:失望分為兩種:對人事物失望和對自己失望。很多人在失望的時候沒有分清楚是對人事物還是對自己失望,對人事物的失望是企圖控制他們的企圖,無法如愿便失望了;而對自己失望是因為不接受自己,所以“接受自己”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向。
6.悲傷:從失去里取得力量,是我們更珍惜自己仍然擁有的。
7.內疚、遺憾:指引我們已經完結的事里尚有未完結的部分并轉為完成的力量。
做情緒的主人,學會利用情緒的正面價值去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好。
2020年社工考試輔導視頻課
火爆訂購中!
全國百名社工人物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
2019年順利通過國家首次高級社工師考試
12年社工行業從業經驗
10年社工考前培訓經驗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社工客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