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2.* | 1樓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沖、煎、煨、熬等各種作法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號專營其特色品種,為仿膳飯莊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蕓豆卷,豐澤園飯莊的銀絲卷,東來順飯莊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莊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它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也說明北京歷來有許多風味小吃。 有人將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藝”四個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內涵。有段歌詞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 1、愛窩窩 2、蜂糕 3、扒糕 4、白水羊頭 5、百果年糕 6、爆肚 7、冰糖葫蘆 8、薄脆 9、茶湯 10、炒肝 11、炒疙瘩 12、炒紅果 13、春餅 14、春卷 15、褡褳火燒 16、豆沙酥 17、豆餡燒餅(蛤蟆吐蜜) 18、豆汁 19、墩餑餑 20、茯苓餅 21、缸爐燒餅 22、鍋貼 23、果脯 24、核桃酪 25、核桃酥 26、糊餅 27、糊塌子 28、蝴蝶酥 29、黃糕 30、餛飩 31、姜絲排叉 32、醬肘子 33、芥末墩兒 34、京東肉餅 35、菊花餅 36、卷糕 37、開口笑 38、老豆腐 39、栗子糕 40、栗子涼糕(栗子羹) 41、涼糕 42、鹵炸豆腐 43、鹵煮小腸(鹵煮火燒) 44、豆面糕(驢打滾)45、綠豆糕 46、蘿卜絲餅 47、螺螄轉 48、炒麻豆腐 49、貓耳朵 50、玫瑰餅 51、門釘肉餅 52、蜜餞 53、蜜三刀 54、面茶 55、奶餑餑 56、奶酪57、奶油糕干58、奶油炸糕 59、北京南瓜餅 60、牛肉麻餅 61、牛舌餅 62、盆糕 63、起酥餅 64、千層糕 65、秋梨膏 66、肉末燒餅 67、薩其馬 68、三不沾 69、馓子麻花 70、山藥餅 71、山藥京糕72、京糕73、燒麥(燒賣 )74、燒羊肉75、大壽桃 76、酸梅湯 77、糖耳朵 78、糖火燒 79、糖卷果 80、藤蘿餅 81、豌豆黃 82、碗糕 83、小窩頭 84、杏仁豆腐 85、羊肉雜面 86、羊眼包子 87、羊雜湯 88、腰子餅 89、一品燒餅 90、銀絲卷 91、蕓豆卷 92、棗糕 93、棗泥酥 94、炸布袋 95、炸醬面 96、炸三角 97、蒸食炸 98、自來紅\自來白 99、酥盒子 |
|
211.103.42.* | 2樓 馬玉昆在解放后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改行當了名運輸工人了。“南來順”在菜市口開業時,當時任經理的陳連生到處尋覓,在市區領導的支持下,終于請回來重操舊業。馬玉昆因為白水羊頭做得出名,尊稱為“羊頭馬”。他每天只做20個羊頭,一律是白毛的山羊頭,都必須是一歲半左右的蒙古產的、被閹割過的白山羊,挑選出來后,放入涼水中浸泡2個小時,用板刷反復洗涮頭皮,刷得越白越好,但不能刷破頭皮,還要掰開羊嘴,來回刷舌根,用水將口、鼻、耳內的臟物沖出,再用凈水來回洗幾遍瀝干。用刀從頭皮正中至鼻腔處劃一長口后,按老嫩程度逐個放入鍋中,倒入涼水,漫過羊頭10厘米,用旺火燒沸,煮一個多小時,到七成熟時取出,趁熱從頭皮正中劃口處將頭肉扒向兩邊,拆下顱骨,將羊眼用手捅出,并將顱骨劈開,取出羊腦,然后從頭上切下雙耳和天梯,并完整地拆下兩塊羊臉子和羊舌,再全部放入涼水中浸泡1小時,使肉質脆嫩,色白,好切。隨后取大鹽放入砂鍋,靠在微火旁慢慢(火靠)干;花椒也如法泡制研成碎末后,加丁香粉、砂仁粉攪拌成的椒鹽,裝入特制的不跑味的牛角制的容器內,吃時現切現撒現吃,以防羊頭肉軟塌不筋道。 馬玉昆當年手推小車,去廊房二條,車一到人即滿,一是品嘗風味獨到的白水羊頭,二是看他手握大片刀片肉的絕技,肉片得極薄,片片透明,而且每片肉中均帶皮。《燕京小食品雜詠》中稱馬家六代的白水羊頭:“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灑得如雪飛,薄薄切成與紙同。”詠詩道出了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堪稱一絕。可惜的是馬玉昆未將技藝留傳后人就乘鶴西去了。 ![]() |
|
211.103.42.* | 3樓 ![]() |
|
211.103.42.* | 7樓 ![]() |
|
211.103.42.* | 8樓 ![]() |
|
122.89.218.* | 9樓 ![]() |
|
211.103.42.* | 11樓 ![]() |
|
211.103.42.* | 16樓 ![]() |
|
211.103.42.* | 19樓 ![]() |
|
211.103.42.* | 20樓 ![]() |
|
122.89.219.* | 24樓 ![]() |
|
211.103.42.* | 29樓 http://www.777927.com/ ![]() |
|
211.103.42.* | 31樓 芥末墩兒色黃白,又甜又酸又脆又辣,沖鼻通氣,爽口解膩,滋味絕佳。汪曾琪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提到:“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芥末墩!” ![]() | |||||||||||
|
211.103.42.* | 44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