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來,我們國家的離婚率持續增高,離婚時,婚前的共同財產必定要重新加以分割。而一提到錢的問題,往往矛盾糾紛也就跟著出現了。新版《民法典》出臺,對于離婚財產的分割,是偏向于無過錯方能拿到更多補償的。主要原因,在于無過錯方是婚姻當中的受害者,過錯方違背了婚姻當中忠誠的義務,對無過錯方的配偶權造成了侵害。同時,法律也更照顧女方和子女,這也是對現代婚姻的一種歸束與保護。
走到民政局,來離婚的人,十之八九還不知道離婚時應該分割什么。那么離婚之際,普通家庭的財產究竟怎么分配呢?
首先,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房子、汽車、存款之外,每個人薪酬待遇中的公積金也是被歸納為可分配的財產范圍內的,這部分的公積金在一個統一賬戶中保存,而且是在逐月增長的,離婚時應當予以分割。
再者是保險,關于保險,大致都有幾種類型模式,其一是消費型保險、其二是投資理財型保險,再者就是人壽保險或養老保險。消費型保險往往一年一交,是無法進行分割的,但是投資理財型保險以及分紅型保險可以分割。另外,社保賬戶當中那些國家發放的退休金該如何處理呢?如果夫妻是以共同財產繳納了養老保險金,那么可以把繳納那部分進行重新分配,而且這個賬戶當中屬于個人存款的部分,仍然也可以正常分割。
如果其中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繼承得來了一筆財產,離婚時也是可以分割的。前提條件是,在繼承之際,這筆財產沒有指定僅僅由配偶一人來繼承,那么這筆錢也可以被視為夫妻二人的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受分割限制。
還有就是房產的分割問題,這一直都是離婚之際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人們傳統意識里“房產證上寫誰名,房子就歸誰”的觀念,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民法典》規定,夫妻離婚之際,房產的分割主要還是以出資人是誰為主。婚前由一方全款出資購買的房產,就由出資一方所有。而婚前一方貸款買房,婚后二人共同償還貸款,屬于夫妻二人共同財產。婚前一方貸款買房,只登記到自己名下,另一方仍可以分割婚后還貸及兩人裝修后的升值部分。婚后購買的房產,如果能證明是一方由自己的婚前存款購買的,那就是婚前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發生了物質財產形式的變化,依然屬于婚前財產。
同理,存在銀行當中的存款,如果是婚前財產轉變過來的,就仍然歸一方所有,另一方不能夠進行分割。而將要離婚的夫妻雙方對財產分割做出了另外的協商,則可以尊重雙方的約定。
新《民法典》規定了知識產權也在分割范圍內。這種應該怎么分配呢?假設知識產權的相關收益發生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那么哪怕收益的實際取得時間在離婚之后,這份收益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不論是明確可以取得的,或者是已經實際取得了的這份收益。但是,離婚之際,對于尚未明確能夠取得多少收益的知識產權,還是只歸創作的一方所有,不過,在分割其他財產時,另一方可以適當多分得一些財產。
貴陽律師何帆提醒您:房子車子都可以分割,但是感情如果一分,那就真的破裂了,大家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