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如果要問我世界上哪種職業(yè)最辛苦?全心全意、掏心掏肺、身心俱疲,24小時待命、365天無休;不敢生病、不能請假、經(jīng)常帶病作業(yè),每天睜眼就是吃喝拉撒、摸爬滾打;一大一小經(jīng)常上演刀槍劍戟、斧鉞刀叉……
得到點贊最高的答案是:媽媽,尤其是生了二胎的媽媽。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到2018年1月已經(jīng)滿兩年了。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1月20日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數(shù)量和出生率,同時刷刷往下掉。2017年二胎數(shù)量卻扶搖直上,有883萬人,比2016年多了162萬人,明明大家都很熱情,而且二胎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也就是說:二孩出生數(shù)超過一孩了!
從“單獨二孩”政策落地,就宣告了中國生育政策的轉向,而國內生育率的的持續(xù)走低,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出臺各種鼓勵措施。
事實上,許多夫婦并非不想生育二孩,而是實在生不起、不敢生。
我的一個朋友阿武,夫妻兩人都是家中獨子,前幾年結婚時國家規(guī)定只能生一個。前年二胎政策放開后,開始積極備孕想要二胎,可是卻始終不見妻子懷孕。
雙方父母也催著他們抓緊時間生個二胎,給大寶作伴。后來一直沒有動靜,阿武干脆讓妻子辭職在家,將生二胎當成了頭等大事。
經(jīng)過半年悉心調理和準備,妻子終于懷孕了。雙方父母非常高興,輪流過來伺候幫忙。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快樂的氛圍中。
第二年,順利生下一個女寶寶,一兒一女,皆大歡喜。妻子瞬間成了家里的座上賓,雙方老人將其當成寶貝供著。據(jù)阿武描述,那段時間,妻子過的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只是喂奶的時候抱著二寶,平時什么活都不用干,半年就胖了二十斤。
本來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長久持續(xù)下去。可是,等孩子兩歲后,原來住的房子太小了,老人過來幫忙雖然能夠讓他們在生活上輕松不少,可是限于居住環(huán)境的狹小,他們打算再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為孩子過幾年長大后提前做準備。
面對所在城市高居不下的房價,他們只能賣了現(xiàn)在的房子,又東拼西借了十幾萬才夠換一套大房子的首付。房子的位置也不在市區(qū),搬家后距離阿武上班的公司更遠了。
為了家庭,阿武每天可以早起晚歸,可是隨之增加的生活成本和壓力卻一下子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雙方父母家境并不富裕,貼補也是極少,老人也變得體弱多病,為了減輕壓力,二寶2歲時,只能忍痛留在阿武老家讓父母照顧一年多,妻子也開始上班。
在那段分離的時光里,父母對孩子的思念真的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心酸和無奈。一邊是城市生活中房子、車子的還貸壓力,一邊是兩個孩子的吃穿用度以及大寶開始上學后的學費。
以前輕松應對的生活,一下子變得猶如壓了三座大山。阿武每天起早貪黑地加班,妻子也在兼顧工作和接送大寶的生活中變得動不動就發(fā)脾氣。
難怪很多二胎媽媽形容,女神和女神經(jīng)之間,只差一個二胎。
身邊很多生了二寶的爸爸媽媽在朋友圈感慨,當初滿心期待能夠為大寶生一個玩伴一起陪伴成長,可是經(jīng)歷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陪伴的成本在如今的大城市是多么的高昂!
有媽媽總結,細數(shù)起來,其一是小孩生了擔心沒人帶;其二是小孩從幼兒園到上小學、初中,花費金錢、精力太多;其三是擔心自己生活質量下降。
而這些擔心也都隨著二寶的出生和長大一一應驗。
尤其讓生二胎的父母感到無力的是,國家雖然出臺和提倡大力生育二胎,可是就算在大城市公共服務資源都無法實現(xiàn)完全匹配和均衡配套的現(xiàn)實窘境中,生育二胎就顯得更加舉步維艱,這些因素也成為部分有資格生育的家庭不愿意再生二胎的主要根源。
同在一個小區(qū)、從事護士工作的二胎媽媽算了一筆賬:從懷孕到生育,就是一件煩心事。如今的婦幼保健院、兒童醫(yī)院,大多人滿為患,想生還得排長隊等候,還有不少孕婦是在走廊、過道的臨時床位等候生產(chǎn)。
據(jù)媒體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在每千名兒童僅有0.5個兒科醫(yī)生,這且不說大量優(yōu)質婦幼保健資源還都集中于大城市、大醫(yī)院。
當一個社會連生育問題都存在著事實上的貧富差距,這就不是簡單的鼓勵政策和財政補貼所能解決的了。
面對二胎,生與養(yǎng)就成為懸在已婚夫妻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數(shù)據(jù)來自騰訊新聞
如今大多數(shù)80后還僅僅只是因為生不起和養(yǎng)不起而猶豫不決或者不愿意再生二胎的話,對于尚未結婚但已達到已婚年齡的90后來說,已經(jīng)是真的沒幾個愿意談戀愛了:要什么男朋友女朋友,手機不好玩嗎?即使30多歲,在爹媽的苦大仇深里結婚了,但是,也沒有人想要生孩子。
身邊剛剛參加工作的90后吐槽:自己還沒玩夠呢,我還是個孩子呢,誰要帶另一個孩子玩?一想到生孩子,頭皮發(fā)麻:什么,我還要去照顧兩個孩子?我還要掙錢給他們買吃的買喝的?我還要教育他們,不能讓他走歪了?我還要操心他有沒有對象……?
90后單身潮的到來不是沒有道理和根源的。既然自己一個人過得很好,二人世界也有好玩之處,那為什么還要結婚?大寶二寶是個什么鬼?
經(jīng)濟負擔、太費精力和無人看護,再加上自身追求生活質量等因素,別說是生孩子,婚都不想結了。
如今已經(jīng)為人父母的80后常常追憶過去時羨慕不已:我們那時候的父母生孩子,只要管吃飽,然后往公立學校里一塞,就等著他們“茁壯成長”了,現(xiàn)在卻真的不同了。
生育二胎之后,作為父母就變得小心翼翼,總是擔心照顧二寶,而忽略了大寶的感受和衣食住行。
而最致命的一點則是,在親子問題上,父母沒有足夠精力再多照顧一個孩子;二胎到來后,能不能協(xié)調照顧好大寶也成為追求品質教育的家長最擔心和苦惱的問題。
照顧二孩的精力和時間還是其次,最關鍵的是對于大寶和二寶的愛該如何平衡?
其實,對于大部分經(jīng)濟尚可的父母來說,生育二胎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因為俗話說,富就富養(yǎng),窮就窮養(yǎng),兒孫自有兒孫福。生個二寶只是為了減輕大寶在多年后面對躺在病床上的父母束手無策時能夠有個親人商量和輪流照顧的憂慮。
所謂生不起養(yǎng)不起只是說,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對于生了二胎的父母來說,更加如此。
每一個生育二胎的父母,都有著千萬種大同小異的理由,想必也做好了生得起、養(yǎng)得起的心理準備和實際打算,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最關鍵且致命的問題——如何平衡大寶和二寶之間的愛?以及如何讓兩個孩子學會互相關愛?
這就是99%的二胎家庭中,父母生得起養(yǎng)得起,卻愛不起的永恒傷痛與無解命題。
做一個全心全意愛一個孩子的父母不難,難的是如何將一份愛不偏不倚地分給兩個孩子,而且還能夠做到兼顧對夫妻雙方的愛。
這需要極強的耐心和愛心以及同理心。那些總說自己富裕的,生孩子才是衡量貧富差距的終極標準。而那些總說自己會教育孩子的,生二胎才是衡量教育優(yōu)劣的道德準繩。
“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各位親,大家好。
我最近正在學習考取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學業(yè)即將完成。為幫助更多家庭走向幸福,由本人主講并邀請心理學專業(yè)老師傳授的家庭教育指導視頻課程即將華麗上線。
家庭教育,是起點教育也是終生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件痛并快樂的事。就像陪娃寫作業(yè)的媽媽傷不起一樣,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遇到煩惱怎么做?如何營造融洽的親子關系?夫妻相處有哪些策略?幸福婚姻如何打造?這些困擾家庭的疑問,都是有解決方法和應對之道的。
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心理學愛好者,我們將以更專業(yè)的知識和心理學基礎為你和你的家庭遇到的教育煩心事解疑答惑。
課程現(xiàn)已入駐火山小視頻,下載并搜索關注“羿云天說家庭教育”,后續(xù)將錄制視頻答疑及直播,與你攜手,共筑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