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俗稱血象,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一.有無貧血,看血紅蛋白。空軍總醫院血液病研究中心劉靜
血紅蛋白(Hb)正常值: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兒 170~200g/L,低于正常值為貧血。
再看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MCV),正常值:手工法 82~92fl ;血細胞分析儀法 80~100fl 。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手工法 27~31pg ;血細胞分析儀法 27~34pg 。如果兩者均低于正常,考慮是否有缺鐵性貧血或地中海貧血,后者為遺傳性疾病,發生率低,多見于云貴、廣西廣東等地區。如果平均紅細胞體積高于正常,考慮是否有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紅細胞呈緡錢樣重疊,平均紅細胞體積也增高)。需要骨髓象檢查。
如果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均正常。要做網織紅細胞檢查。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值: 0.5%-1.5% 。低于正常,考慮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礙,明顯高于正常,是否有溶血,要做進一步檢查。
失血性貧血極為常見,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二.白細胞過多或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WBC)正常值:成人 (4.0~10.0)×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6個月至2歲 (11.0~12.0)×10*9/L 。
低于正常值為白細胞減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藥物、接觸化學毒物、射線引起,也有假性白細胞減少。白細胞增多多見于感染,多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50%~70%;淋巴細胞 20%~40%)。如果明顯增高,需行骨穿,排除血液系統腫瘤。
三.血小板增多或減少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見疾病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結締組織病,血液系統腫瘤。明顯高于正常,見于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繼發于腫瘤等因素),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排除繼發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