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友友們問萬卷君:
“我把楷書寫快一點就是行楷了吧?”
“我可以不學楷書,直接學行楷可以么?”
“楷書寫得好,學行楷應該很簡單了吧?”
“我想學行楷,怎么從楷書過渡到行楷呢?”
......
首先,我們要明確:楷書快寫不是行楷!行楷不是楷書的快寫!
傳統的學書理論通常認為,楷書應為行楷的基礎。當然,有了好的楷書功底,學習行楷要容易一些。
鋼筆字的點畫比較單一,直接學習行楷也未嘗不可。需要指出的是,并非寫好了楷書,就自然會寫行楷,寫好行楷同樣需要練習。不能把行楷簡單地理解為“楷書的快寫”,機械地把楷書筆畫連接起來。
行楷的特點:
從字面上理解,“行”即流動,行楷可視為流動的楷書。就形體而言,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把行書寫得工整一些,便是行楷。
由于行楷書寫時既不像楷書那樣嚴謹、費時,又不像草書那樣不易辨認,故成為適用范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字體。
行楷字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字體,有其自身的書寫規則。細究起來,不難發現,行楷就是對楷書筆畫進行合理的省簡、變形和連帶形成的,從而達到提高書寫速度的目的。
1. 行筆輕盈
書寫楷書,運筆穩實、緩慢,筆畫講究工整、挺健。書寫行楷,運筆輕松、便捷,線條追求流暢、明快。
2. 點畫靈動
書寫楷書,筆畫造型完整,點畫之間呼應含蓄。書寫行楷,點畫活潑,連帶顯露,點、鉤、挑等動感筆畫明顯增多。
3. 字形多變
楷書字的字形平正端莊,通篇整齊均勻。行楷字的字形則變化多姿,通篇大小相間,正欹相錯,同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1. 變長為短,縮短行筆距離
楷書筆畫,特別是一些行筆距離較長的長橫、長捺,均要求書寫到位;而書寫行楷,為加快書寫速度,可把楷書中的長筆畫寫短。
2. 變慢為捷,調整書寫筆順
楷書書寫要遵循“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間后兩邊”等筆順規則;而書寫行楷,為了便捷地連寫,有時可適當改變筆順,使書寫更順暢自然,但不可生造筆順。
常見的方式有先豎后橫、先撇后橫等,改變筆順方便將重復筆畫連寫。
3. 變大為小,改造筆畫形態
楷書的點橫豎撇捺等筆畫均要完整地表現出來,每一筆都要寫到位,筆畫之間各自獨立,不能牽連和簡省;而行楷書寫,則可對一些筆畫進行合理的變形,以點等形態較小的筆畫代替形態較大的筆畫,如以點代橫、以點代撇、以點代捺等。
簡省筆畫可以讓書寫更方便快捷,字形生動多變,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以字形結構易認、易寫為前提,不能任意改變筆畫形態。
4. 直弧變化,減少方折頓挫
書寫楷書,對于有些方折筆畫,轉折處需要停頓,頓筆后再繼續書寫,做到棱角分明。書寫帶鉤筆畫一定要寫到位,出鉤有力;而書寫行楷,則常將一些方折筆畫用弧線表現出來。對于帶鉤筆畫,有時會省略出鉤,書寫速度更快,筆畫也更為流暢。
以弧代折、以直代鉤是行楷書寫的常用手法,但注意不要一味求圓轉或寫直,否則會使字體流于圓滑,軟而無力。有時也需保留一些方筆,以求變化和骨架感。
5. 變多為少,連寫相鄰筆畫
書寫楷書,每個筆畫各自獨立,不能簡省任何一筆,也不能連寫筆畫;書寫行楷,往往將相鄰的筆畫進行連寫,以減少起筆、收筆的頻率,有的字便可有節奏地、連貫地一氣寫成。
行楷書寫中,相鄰筆畫連寫、簡寫的情況非常普遍,但也不必所有的重復筆畫和相鄰筆畫都連寫,要依據筆畫的數量和位置等因素來決定是否連寫。
以上從楷書過渡到行楷的方法
萬卷君就碼字到這里啦
不允許還有人沒學廢!
如果你硬要說還是不會
請你!
一定要!
看這本!
練這本!
“吳玉生硬筆行楷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