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琚《五段卷》,行書墨跡,后附王文治題記,上海博物館藏。此卷行書雜錄不同的五段文字,風格極為接近米芾(海岳),具有痛快流暢,峭拔頓挫的特點。 吳琚,字居父,號云壑,汴(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于南宋孝宗、光宗和寧宗乾道九年(1173年),他以恩蔭授臨安通判,其后歷任尚書郎、鎮安軍節度使,位至少師,世稱“吳七郡王”。
吳琚好書畫工詩詞,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論詩作字。《江寧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七郡平樓下,設維摩榻,酷愛古梅,日臨鐘(繇)、王(羲之)帖。” 吳琚精行、草書,大字極工。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跡,為其所書。其書法最明顯特點,就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宮外不步窺”之說。